黄冈:城管用暖心行动 给群众“稳稳的幸福”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黄冈城管。总有那么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个个小小的暖心故事,在创文路上,传递着城管正能量。
市容市貌的“守护者”。周六一大早,本来是休息时间,但街道上一群蓝色身影格外显眼,他们一边走着一边四处查看,路过的人时不时多看他们几眼,这是黄冈市城管执法委在进行第十五次市容和环境卫生拉练。他们放弃休息时间,通过每周六的拉练活动发现市容市貌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这种持续努力下城市市容市貌改变了很多。“这条街整洁多了,以往好多把摊子摆出来的,现在都没看到了。”
“大姐你看整整齐齐的街道上摆个摊子出来多不好看,来,我们一起帮你把摊子搬到店里面去!”不管天气怎样,不论是不是工作日,一大早市城管执法委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都会准时出现在城区各个街道、市场中,对出店经营的摊主、违规摆摊的菜农进行耐心劝阻。
终于又一次把菜农劝回到规定的摊位上后,队员小李仍然不放心,他对菜农再三说道:“这里是咱们正常摆放的摊位,您要一直在这里卖菜,才是对的。要是再运到外面卖,那我们还得再给您搬一次。”再次提醒完菜农后,他和同事才急匆匆离开这里去到另一条街道。
查违控违的“排头兵”。违法建设不仅影响城市人居环境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对城市长远发展也非常不利。为扎实做好查违控违工作,大力提升城区市容市貌,为全市创文工作“添砖加瓦”,市城管执法委建立预防为主,处罚为辅的拆违工作机制,拆早拆小,加强日常巡查,做好部门联动,形成查违控违强大合力。
“你好,我们是市城管执法委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上门跟你宣传一下这个关于违建的条例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日常的查违控违工作中,执法队员们不仅时常要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在拆违现场还要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时他们却要保持冷静,耐心细致地为其讲解相关规定并平复当事人情绪,这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还具有一定危险性。拆违的时间有时很长,中午来不及吃饭时大家往往只能简单扒拉口盒饭又马上开始工作,拆违时天气有时很坏,夏天烈日当空冬天寒风刺骨大家也没有丝毫抱怨。拆违工作中有时他们喉咙都喊沙哑了却还是坚持向群众说明情况,维护好现场秩序。
垃圾治理的“巡查员”。“我们站在这边看着你,你现在就把你刚刚倒的这堆垃圾再装回去,你这种乱倒垃圾的行为多影响市容市貌呀,假如别人在你门口倒这么大一堆垃圾你会怎么想呢?”执法队员的话让乱倒垃圾的男子头低了下来,他在几位队员的注视下麻利地把刚倒在地上的垃圾一件件收了起来。
这是白潭湖大队持续开展乱倒垃圾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大队通过加强巡查、注重宣传、追溯源头、及时清运、群众监督、部门联动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垃圾乱倒行为。同时,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白潭湖大队还形成5加2、“白+黑”、早中晚三班、设置固定、流动岗哨、步行、二轮电动车等多种巡查模式,死看硬守,做到巡查到位,责任到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巡查管控力度。
抓到乱倒垃圾的人后怎么处理呢?大队执法人员回答道:“按照往常处理方式,只能对当事人进行单一处理,力度较轻难以达到惩戒目的。所以我们从线索中探索、从探索中实践,不断丰富办案经验和手法,最终形成了追溯源头,倒查业主方和当事人的工作思路。对当事人、物业、施工单位、运输公司一并查处,并责令当事人对乱倒的垃圾进行清理,立下个人承诺不再就范。”
“之前别人跟我开玩笑说创文工作对我们城管来说,干的好就好,干的不好还会担责任是一件杂差、苦差,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们把城市搞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本来就是我们份内应该做的工作,苦点累点又算什么呢。”
近日,黄冈市成功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意味着黄冈拿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如今的黄冈在创文的浪潮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而人们的卫生意识、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高。有时城管队员玩笑道:“现在到街上巡查,比原来节约一半的口水!”而随着环境卫生的变化,城区路面整洁,街道清爽,很多市民也说现在的黄冈城越来越美,越来越好了。“就因为要让居民群众更加幸福,我们作为城管一员,更要严格执法,为创文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城市越来越美丽!”大队小李笑着说道。(欧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