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冈正文

黄冈:“三心”并用优环境 全力以赴促发展

2020-12-22 15:02:39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如何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疫后重振,助力黄冈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黄冈市城管执法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供高效规范服务为载体,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工作专班落实、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先后6次在党委(扩大)会上学习相关政策要求,着力营造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全力全面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优化简化审批程序,让企业办事更省心

窗口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单位的形象。市城管执法委尽可能“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努力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样一种环境。

市城管执法委窗口工作人员始终以服务办事为己任,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严格推行“90%的事项网上办理、80%的事项一次性办理、70%的事项现场办理”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两个一次”“三个减化”,连续多年被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表彰为优胜服务窗口。

落实“两个一次”。一是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报事项资料、流程,并提供格式化的填充式资料或模板,指导群众填报,一次性将资料准备好,不让群众跑冤枉路。二是一次性办理,在审批门店招牌的同时,提醒申请人同时办理临时占道手续,并对短期临时占道施工实行零收费,一次性办理城管领域审批手续,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做到“三个减化”。一是减资料,对协调相关部门可调取的电子证照或资料,不要求申请人提供。对提供可替代资料的,灵活办理,对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可提供资料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办理。二是减环节,一个项目涉及多部门的,实行集中勘查,组织市政、园林、环卫、渣土、广告等业务部门进行联合会审,减少审批中间环节。三是减时限,许可法定时限最低为20日,承诺7日办结。2020年以来,共办理许可286件,均在5日内办结。

主动对接实际需求,助推企业发展不闹心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

市城管执法委对口服务的中博窑炉公司和榨舟街棚改项目均组建了服务专班,专班人员严格落实“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工作要求,努力为企业和项目提供精致贴心服务。

组织服务专班。实行党委成员带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的专班服务机制。2020年以来,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先后入企(项目)服务12次。

协助疫情防控。先后为榨舟街棚改项目工地捐赠防疫物资3吨,帮助中博窑炉公司联系检测机构对员工开展核酸检测筛查。

助力复工复产。积极联系公安部门,为中博窑炉11名外地员工和榨舟街项目6名高管办理电子通行证第一时间返岗复工。

送政策送实惠。按照国家、省、市援企惠企政策,帮助中博公司申报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2.1万元;按政策减半征收2020年2月至4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每月减免2.3万元;协助享受电价优惠8千元,工业用水下调10%,协调解决农行贷款延期事宜。协助榨舟街项目工地食堂购买设备,解决民工吃饭难的问题;经过多方协调清退鱼塘20亩、青苗6000余株确保棚改项目正常施工。

多措并举安商稳商,让企业经营更舒心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是一场持久战。

市城管执法委始终以“更好”为追求,加压前行,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落实服务措施,坚持目标导向、全面对标一流标准抓好改进,真正增强企业在黄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力保护企业权益。对高新区、产业园区周边违建行为实行“日巡查、周报告”制度,加大企业(项目)周边违法建设管控力度,坚决杜绝侵害企业(项目)合法权益的违建行为。

大力优化市区环境。在园区组织乱倒垃圾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白潭湖大队、高新区大队和禹王大队组织专班实行24小时蹲守,对在园区乱倒垃圾、污染园区环境行为实行“一案三查”,为企业发展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大力缓解停车难题。交通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停车便捷是交通环境的重要考量,市城管执法委始终把停车难当成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发力,2020年新建赤壁大道生态停车场、江柳摇村停车场、万达立体停车场,累计新增停车位1500个,施划公共停车位16406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城管执法委党委书记、主任朱冬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