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冈正文

黄冈:“三个一”擦亮城市名片

2020-12-03 10:36:33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城市环境卫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的亮丽名片。黄冈市城管执法委高新区大队围绕“双创”中心工作,结合市容环境卫生暗访拉练检查结果,积极对标对表,落实整改责任,按照“做实一件事、把好一把尺、构建一张网”的工作思路,在“垃圾治理”上做文章,在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上下功夫,力促打造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

做实全面排查“一件事”

9月以来,高新区大队严格按照市“四城联创”工作指挥部“十乱”“十不准”要求,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力以赴做好辖区市容环境卫生问题摸排工作。

创新方式,全面摸排。针对辖区内市容环境卫生问题的分布特点,摸排专班结合工作实际以多种方式开展摸排:对主次干道、单位、集贸市场等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摸排;对背街小巷、待拆区域等周边易忽视区域进行“拉网式摸排”;对桥梁涵洞等易倒垃圾点进行“盯点式摸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不留死角,全面排查。

压实责任,不留盲区。严格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要求,采用“两带”、“两全”、“两包”的工作方式,全面压实排查责任。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全时段、全体队员上街巡查,摸排到边到角;队员包区域、包责任,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制,推进责任落实。同时,全面梳理市容环境卫生问题,逐一建立问题台账,实行“一点一档,一点一责任人”清单式管理,确保问题不留盲区,责任不留空挡。

把好全面整改“一把尺”

只有一把尺子“卡到底”,整改工作才能有力度、见实效。

量出差距,明确方向。将每次暗访检查视为一次“体检”,通过召开整改工作会,集体会诊,深入剖析在排查、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找出差距,找准症结,形成“体检报告”;坚持问题导向,锁定问题短板,以刀刃内向的勇气,对反馈的问题开展“靶向治疗”。

测出时效,立行立改。针对前期摸排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历次委暗访检查反馈的问题,逐一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拿出破解问题的实招、硬招,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并结合反馈意见,成立整改专班,倒排工期、对单销号,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强化日常监管,建立“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的长效机制。

验明问题,补齐短板。针对9次市容环境卫生暗访拉练检查反馈的问题,不讲客观,全面认领,全面整改。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下足“笨功夫”,将发现问题全部销号清零。同时,做到举一反三,亮出“标准尺”核查已整改的问题点,切实补齐监管漏洞,不留盲区死角。

构建综合治理的“一张网”

面对“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历史欠账多,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压力大”的难题,高新区大队从建设、管控和联动三个方面发力,构建了一张市容环境卫生问题的综合治理“网”。

构建一张“建设网”。针对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造成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积极对接相关责任单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治理市容环境卫生问题构建了一张“建设网”。珠明山六组的新建成的围挡顺利解决了该地长期存在“脏乱差”问题,翡翠一品和黄州书院新投入使用的垃圾中转站妥善解决了小区“垃圾收集难、异味大”的难题。

构建一张“管控网”。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监管是关键,严格执法是落脚点。针对辖区内部分地区偷倒垃圾行为猖獗的问题,高新区大队一方面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共同监管、曝光,另一方面“从严打击”不法行为,做到一案三查、严管重罚。新桥社区举报的“黄婆汊路乱倒建筑垃圾一案”,赤壁三路巡查发现的“黑巴乱倒厨余垃圾一案”,相继告破。由此,辖区内乱倒、偷倒垃圾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构建一张“联动网”。积极联合各方力量,打出了一套联防联动的“组合拳”、构建了一张“联动网”,打通了综合整治的“经络”。在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积极联合街道、社区、主协创单位等多方力量,群策群力解决难点问题;在推进小区垃圾治理工作中,主动召集小区物业公司,共同商量解决对策,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9月以来,高新区大队对辖区内6个社区、1个工业园区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共发现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存在的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市容环境卫生问题1087处。先后联合“双创”主协创单位,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及民工145人次,动用大小型机械车辆19台次,出动洒水车、冲洗车12车次,整改环境卫生问题1087处,清运垃圾271车次200余吨。

下一步,高新区大队将继续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拾遗补阙,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坚决“清死角、消盲区、展亮点”,以一流的市容环境卫生助力“双创”工作,擦亮“魅力黄冈”城市名片。(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