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城管委多措并举提升小区治理效能
自5月28日市区小区治理工作专题会召开以来,黄冈市城管执法委严格对照问题清单和职责清单内容,创新举措、积极行动、精准施策、聚力攻坚,通过3个月的持续努力,城管执法进小区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小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试点先行开新局
一是力量下沉。市城管委安排134人下沉到街道办事处按派驻模式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另对5个综合执法大队、3个专业执法人员按小区网格划定了各自重点责任区,明确属地大队牵头负责、专业大队深入参与的整治模式,把工作力量重点摆放在矛盾突出、问题较多、治理紧迫性强的小区,在小区显要位置公示包保责任专班人员姓名和电话,畅通投诉和联系渠道。
二是试点先行。首批次选定在宇济一号、三清国际、翡翠一品、联投国际等4个原建小区,黄州书院、黄冈碧桂园、韦家凉亭等3个新建小区开展城管执法进小区综合试点。采取试点先行、综合治理措施,做到进驻一个、解剖一个、治理一个。
三是现场办公。通过对小区进行地毯式实地踏堪,对存在的问题一一现场指认、分析,现场提出整改意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按照一地一策、分类施策形成具体整改方案,包括小区整治总体方案、违法建设整治专项方案、静态停车整治专项方案、户外广告整治专项方案、环卫清扫清运和设施配备整治专项方案等,推动小区治理工作按时间进度安全有序推进。
重拳出击治乱象
一是查违治违。6月至8月,市城管委共处理小区各类问题1186件次,其中排查出违法建设300余处,统一下达了责令自行整改通知书,已自行拆除违法建设5起,拆除面积98.55平方米。在试点小区组织集中拆违行动拆除历史违建18处。在东坡小区、考棚街(油厂宿舍)、乡镇企业宿舍、科技情况研究所、西湖华庭、安居小区、铁友小区、团鱼山小区等8个老旧小区拆除历史违建26处、面积1320平方米。
二是环境整治。近3个月处理小区噪声投诉52起,查处和纠正出店经营、堵塞小区进出通道案件120余起,清理占用楼梯21处、面积105平方米。在小区新投放分类垃圾桶2800个,组织不同层级的垃圾分类培训会30余场,重点对物业公司从业人员和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现场培训工作。对环境卫生问题突出的三清等小区采取了增设垃圾收集勾臂斗,加密收集频次,循环收集清运,强化作业标准等措施进行整治,确保环卫设施配备合理、垃圾清运及时、车走场净。对环境卫生问题突出的小区督促垃圾分类服务企业每天安排3至5名工作人员,在辅助小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同时当好卫生监督员,及时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每天向环卫部门反映基本情况。
三是通道保畅。在通道治理工作中,联合消防部门在小区施划消防通道标识,对消防通道统一设立“消防通道、禁止停车”警示牌,联合交警部门开展了小区僵尸车清理行动,查处在小区进出通道违法停车310余起。
大力宣传促共治
一是政策法规宣传。结合小区治理,在各小区集中开展《黄冈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黄冈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实施细则、《黄冈市遗爱湖公园管理办法》《黄冈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黄冈市城市规划区个人自建住房D级危房改造管理试行办法》宣传活动,强化对小区居民、物业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努力创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法治氛围。
二是工作方案宣传。大力宣传行政执法进小区活动的意义和行动方案,全面公布《市区小区违法建设问题整治工作方案》《市区在建工程“百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小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方案》《小区乱停乱放整治工作方案》《小区噪声和油烟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让居民和物业熟知小区治理治什么、执法部门怎么治。
三是集中行动宣传。城管委已开展小区治理入户宣传4046户次,发放相关宣传手册资料3553份,组织小区居民签订《自觉抵制、摒弃违法建设行为承诺书》1731份,组织临街小区居民和租户签订卫生责任承诺书1100余份。认真落实市区街区四级联动机制,主动联合市自规局、市交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市市场监管局、“两区”政府、社区和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开展集中行动、攻坚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强大的工作阵势和氛围,有效减少了社会阻力、形成了强烈震慑,推进了小区治理历史重难点问题的解决。
纠建并举谋长效
一是纠重点。对小区违法建设,按照拆除一批、处罚一批、教育一批“三个一批”的标准分级分类处理,将打击重点首先确定为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侵占公共空间、损害公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党员干部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违法建设三种情形,坚决遏制小区违建行为,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建机制。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与小区综合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办事处、社区、黄州区、高新区、市消防支队、市交警支队等建立工作协商和联动处置机制;建立专业规划和管理机制。对小区内环卫设施配置、户外广告发布、绿化建设和管理、建筑立面装饰和管理、停车位施划、排涝设施建设,按照一地一策,完成专业规划,确保后期按规划实施;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发挥小区居民和物业人员日常监管作用,保持12319举报平台24小时畅通,对投诉件15分钟内受理分办。
三是强基础。市城管委在加强小区建设管理的同时,协同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楼栋长制等机构设置,配齐配强岗位人员。系统内345名干部职工带头下沉,长期参与居住地所在小区内部管理工作,23人兼任小区党支部委员、小组长和楼栋长。针对组织建设和责任体系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把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组织体系贯穿起来,进一步明晰各自责任、搞好工作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压实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管理基地基层基础责任,壮大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各类基层组织的宣传教育、协调监作用,大力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