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治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对照《湖北省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黄冈市城管执法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扎实开展城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城乡人居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提升站位,系统谋划推进。2018年,市城管执法委先后推动召开“全市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现场督办会、市人大议案办理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市长邱丽新亲自出席会议并提出具体要求,分管副市长亲自抓,定期调研、部署、推进,四次约谈落后地区,传导工作压力,强化责任。2019年7月,邱丽新再次组织各县(市、区)召开城乡垃圾治理推进会,通报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
强化引领,全面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新媒体等渠道开展宣传,全市各乡镇、街道设置宣传广告标语11.1万余条,开展保洁员教育培训6100余场次、230万余人次。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益宣传员,开展“五个一”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全民参与、全民保洁”氛围。
统筹资金,加大保障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保障体系,在部分地区探索建立“政事分开、干管分离”、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新环卫体制,实行市场化作业、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同时,县级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村平1-3万元的标准对行政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奖补。2019全市城乡垃圾治理资金投入达6.3亿元。
源头减量,推行垃圾分类。全市共有129个乡镇456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发放垃圾桶80.22万个,设置垃圾箱2.27万个,建设农村垃圾收集点3.39万个,购置各类垃圾转运车辆1.5万辆(台),为垃圾分类奠定重要基础。市区在黄州区赤壁街道办事处八个试点社区投放了垃圾分类桶4112个,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16个;罗田县九资河镇实施整镇推进分类试点,由县供销社设点回收,生活垃圾减量化提高到30%;武穴市创新探索了具有武穴特色的“三分自然降解法”模式;浠水县将家禽粪便和生活垃圾集中堆肥供六大水果生产基地使用,有效实现了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优化机制,巩固治理成效。市城管执法委自筹资金100万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深入各地乡镇村组,随机暗访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交办;定期在市委督查室《督办通报》和《黄冈日报》上通报、曝光各地区垃圾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整改;对各地农村垃圾治理实际工作进行考核排名实施奖补,奖优罚劣,有效调动各地区干实事、求实效积极性。(游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