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冈正文

黄冈:为了春天的战斗

2020-03-27 17:25:35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1月24日除夕夜,疫情紧要关头,黄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果断决策,将原定5月投入使用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迅速改造成黄冈版“小汤山医院”,设立1000余张床位,集中收治发热病人。

这是黄冈市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收治的重点医院,是黄冈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阵地,也是疫情风险等级最高的阵地之一。

疫情就是命令!黄冈市城管执法委积极响应,市环卫局迅速动员。

1月25日7时,66名环卫工人按时抵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门,环卫作业车辆、生产工具、防护物资同步到位。市城管执法委党委书记、主任朱冬明现场动员后,环卫干部职工与城管执法队员火速投入战斗,争分夺秒展开清理、清扫、清捡、清运工作。

1月27日,市环卫局再次出动50人和15台收运车辆,对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包装拆卸垃圾和残余建筑垃圾进行循环清运。

在完成前期水电管路等设施保障的基础上,医院内病房和公共区域需要深度保洁,怎么办?市城管执法委一声号召,环卫人挺身而出。作业现场,环卫队伍个个走路带风,人人抢抓时间,配合默契,分工明确,不顾外界危险,不顾个人疲劳,没有一人抱怨,没有一人停歇。

1月28日22时31分,医院交付使用,开始转运收治发热患者。

1月29日,正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现场跟进的市环卫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韦运当机立断,决定将战斗堡垒建在火线上,经请示上级党委后,立即任命退役军人、市环卫局清洁服务公司副经理王志祥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一支26人的突击队深入医院内部开展全面彻底的清扫保洁。

“组织上把这20多人的队伍交给我带,我不仅要完成好清扫保洁任务,更重要的是一个不落把他们安全带回去。”执行突击任务期间,王志祥每天都要逐一检查全体队员防护措施和体温情况,他身上始终带着两样东西,一是皮带上挂着一壶医用酒精,每天作业期间至少5次对所有队员全身喷洒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治疗咽喉肿痛的消炎药,全副武装的防护措施让他说话不得不声嘶力竭才能让对方听清,他的嗓子从一开始就嘶哑了。

从1月29日至3月18日,突击队每天工作9个小时以上,采取分区包干的方式,细化作业工种,捡拾大件垃圾、擦拭墙面、扫地、拖地、细抠边角死角。对1号楼、2号楼、3号楼每栋7层每层50余间病房,还有走廊、楼梯、电梯间的地面、墙面、角落、缝隙进行最高标准和最细致的清洁整理,打扫完一块区域,就当场向院方交付一块区域。

突击队不仅承担医疗救治区域每天繁重的清扫保洁和垃圾处理任务,更危险的在于每时每刻都在与感染患者近距离接触,直面感染源的最危险环节。但52天下来,全体队员实现了零感染,同时为医护人员救治感染者创造了干净、卫生、放心的医疗环境。

收治病房打扫出来了,医疗中心周边环境卫生也要跟上。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周边建设还未完成,砂石土砾、杂草丛生,路面泥土较厚,极易产生霾尘造成大气污染,给救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面对医疗中心大楼前后土石方乱象、杂草垃圾遍地等现状,1月29日,市环卫局白潭湖片区分局局长陈林斌带领60人突击队和16台各型作业车辆,对医疗中心楼前屋后、周边道路开展大面积清扫保洁,李家宜、范独军等10余名党员率先垂范,带领职工扫垃圾、铲土块、拔杂草,对院区周边道路进行全面冲洗,对医院产生的包装垃圾进行清运。连续奋战6小时,清理区域12000平方米、垃圾16车,硬是把荒芜不堪的旧貌换了新颜,为医疗中心收治病患、打赢疫情防控战斗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楼前屋后看得见的地面卫生得到了有效整治,但收治感染患者的医院大楼周边看不见的空气中是否存在传染源,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2月8日上午,市环卫局第一时间落实指挥部和市城管执法委关于对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全面消杀的命令。韦运作战前动员,要求速战速决。他仔细检查每一位参加消杀人员的防护措施,不留漏洞、不留隐患,确保所有消杀人员安全。60名全副武装的环卫消杀人员身背喷药箱深入医院内部,对地面、墙面、走廊、扶手、门窗、电梯等设施设备进行喷药消杀,10台消杀车辆设备在室外进行露天高低空立体喷雾作业,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对医院南门广场和院区完成了全方位、全覆盖病毒消杀。

大年三十至今,市环卫局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已连续奋战52天,投入人力2177人次、车辆设备949台次,清运建筑垃圾、医疗包装垃圾、废弃口罩等各类垃圾达780车,全面完成了市指挥部和市城管执法委交办的任务,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顺利安全收治病人作出了环卫人应有的贡献。

情涌大别山,橘色环卫人。在服务保障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这场战斗中,市环卫局把最大的精力投进去,把最强的力量压上去,只为阳春三月的鲜花为党和人民精彩绽放。(叶建红、王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