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争当疫情防控“排头兵”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这样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街道、小区,管控秩序、搬运物资、代购服务、安保巡逻……他们就是黄冈市城管执法委禹王大队协管员。
主动请缨上一线
“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徐国松,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禹王大队年龄最大的协管员,自1月31日参与道路交通管制以来,他就没有休息一天。开始实行交通管制时,根据委党委的安排,本来没安排值守任务的他主动致电向领导提出:“我要上一线,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大队考虑到徐国松年龄偏大,抵抗力弱,多次拒绝了他的申请,但是心系群众的他依然“顽固”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3月12日1点至7点,徐国松在中环路和黄州大道12号卡点值守,认真做好来往人员和车辆的通行检查和宣传劝导工作。由于40多天长时间的值守使得他身体过度疲劳,脚踝出现了水肿,再加上长期夜班寒气入骨,疼痛难忍,同事们都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但是他依然咬牙坚持,认真做好值守工作。
结束工作回家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当天又主动参与到惠民小区的志愿活动当中。“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把自己看做一块砖头,砖头虽小也有用处,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去!”徐国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守在需要他的地方,不居功不喊累,默默奉献。
父女同行,并肩作战
城管人员在负责卡口工作的同时,经常会临时收到一些突击任务,搬运物资就是城管人员日常工作之一。在各个物资集中点,大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对身影——禹王大队协管员叶年和他的女儿叶宝。“你做父亲真狠心,在这么危险的时候,还让自己的女儿出来。”很多队员都对叶年的这种行为表示不理解。
叶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这次疫情防疫中,更是争当先锋,不顾个人安危。“只要有搬运物资,算我一个。”他乐呵呵对大队长说道。跟叶年亲近一点的人都知道,他曾经做过腰椎间盘手术,医生说再也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工作,否则会有瘫痪的风险。他并没有谨遵医嘱,而是带着自己最疼爱的姑娘一同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叶年的女儿叶宝作为大别山医疗中心志愿者发起人,在做好疫情期间志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外,多次与父亲共同奋战在搬运物资的现场。“叶宝,在家里待着不舒服吗,干嘛来搬东西,又脏又累还危险。”志愿者问到。“我就想帮帮我父亲,尽自己一点力量。”寥寥数语,道尽真心。
小事见风格,大事显担当。叶年和叶宝每天都投入到不同的岗位上,从早忙到晚,有时候忙的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就是这样一位协管父亲和志愿者女儿,成为抗击疫情战场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默默坚守尽职责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市城管执法委坚持把做好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防疫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定防控信心,筑牢防线,全面动员,全面部署。流浪乞讨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强,给城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压力,接到委党委部署安排以后,禹王大队协管员徐庆、徐圣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在做好卡口值守工作之余,每天带上口罩、体温计等防护物资,徒步到城郊区、劳务市场、建筑工地等开展救助活动。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是都无法动摇他们救助流浪人员的信念。当有人说“你们一个协管员那么拼命干嘛”,他们会笑着回答:“虽然我们是协管,但是我们一定要尽职尽责,对得起这份工作。”
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作为协管员,他们只是这群队伍中的代表,在城管队伍中,有很多像他们一样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协管人员,用青春浇筑着这份事业,用实干彰显着这份担当。在抗击疫情面前,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他们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