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石正文

黄石:“美丽街区”创建扮靓城市颜值

2022-11-25 19:02:36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2022年,黄石市大力开展“美丽街区”创建工作,通过结合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试点、绿化品质提升、停车泊位建设、市政工程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整合各方资源,组团式、综合化推进街区环境整治美化,因地制开展特色创建,对照“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共管”标准一项项抓整改、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铁城•生态街区”、“胜阳港商圈街区”、“初心石榴花开满园街区”等5个街区列入省级“美丽街区”创建计划。

一、强化机制保障,拧紧链条织密“责任网”。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在新一轮创建启动之初,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在城管部门牵头的基础上,重点明确了市直职能部门在省级美丽街区创建工作中的工作职责,对标强调了市直各部门的责任和目标任务,调整了市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强化专班保障。市城管委成立了督检专班,每半月对城区纳入省级“美丽街区”创建计划的街区开展一次现场创建效果抽查,印发检查通报11期。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编制了专项方案,进一步细化创建目标任务,固化了责任链条,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并相应成立了创建专班,每周开展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针对“美丽街区”创建工作存在的资金紧缺、基层创建主动性不高等难题,市城管委在城区城市管理考核奖励基金中,单列30万元作为省级“美丽街区”创建项目专项奖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作经费不足,有效提高了城区创建积极性,促进创建工作良性循环。

二、突出品质提升,补齐短板筑牢“基础桩”。一是突出严管精治补齐市容短板。聚焦违法建筑、出店经营与流动摊贩、牛皮癣与小广告、停车难与停车乱、空中“蜘蛛网”、等城市顽瘴固疾,扎实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各类专项治理行动,通过集中式的排查整治、常态化的执法监管、绣花功的精细管理,有效提升街区整体形象。如:“胜阳港商圈街区”坚持“拆”字先行、“改”字跟进、“治”字托底,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拆除违法建筑7000余平方米,清理私占公共用地2000余平方米,消除了存量违建,遏制了新增违建。二是突出便民利民补齐设施短板。坚持创建靠民、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初心石榴花开满园街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采取“居民点菜、政府配菜”方式,优化改造方案,实施小区道路拓宽工程,彻底解决上下班高峰期车辆拥堵问题;“美丽铁城•生态街区”实施“停车惠民”工程,新建停车棚30余处、停车位1000余个、集中充电桩200余个,有效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电动车充电难和飞线充电、占用楼道等问题,让居民停车更便捷。三是突出风险防控补齐安全短板。聚焦窨井盖缺损、桥梁设施老化、灯杆倾斜变形、各类防护装置设置不合理、各类疏散标志不清晰、防触电防跌落防撞碰等警示标识不齐全、户外广告脏话招牌设置不牢固等突出问题,定期检修维护,集中开展排查整治。通过推行“四抓四看”工作法,即:抓责任主体、抓风险排查、抓隐患整改、抓执法监管,看思想重不重视、看排查全不全面、看隐患消没消除、看处罚到没到位,实行大兵团作战、大起底排查、大范围整治、大力度执法,进一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防风险,全面夯实安全根基。如:“胜阳港商圈街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修整规范各类标线1.5万条,更换窨井盖282个,设置电子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76套,守护了群众身边安全。

三、践行共同缔造,汇聚力量形成“合围势”。一是党建引领促共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左右联动、上下协同”基层治理体系,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有效激发了基层活力,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更精细、更有温度,引领“美丽街区”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如:“美丽铁城•生态街区”以构建“两建三进”党建格局为目标,开展“九龙共治”、打造“党员加油站”等社区品牌创建活动,走出一条“核心在支部、专心抓载体、强力搞服务”的社区党建新路子,构建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多元社区治理主体,扎实推进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实现了资源整合多元化,服务内容精细化,社区服务项目化,公益服务专业化。二是部门协作促联创。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主动对接住建、经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在创建过程中加强行业指导督办,汇聚创建合力,推动形成“共建齐参与、共管齐负责”的创建格局。如:住建部门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楼道革命等工作,推进街区范围“口袋公园”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建筑立面改造、楼道杂物清理,让街区功能更完善、环境更整洁;经信部门结合“空中线缆”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安全牢固、强弱分设、捆扎均匀、标识清晰、整齐规范、美观协调”的要求,组织电信、移动等权属单位对街区线缆松垮凌乱、乱拉乱设、跨街跨楼等乱象集中整治,彻底清理随处可见的“蜘蛛网”。三是发动群众促合创。在“美丽街区”创建中,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结合起来,从群众身边最关心、最需要的事做起,发动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真正让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认同,着力营造持久稳定的街区归属感、认同感。如:“美丽铁城•生态街区”通过发动居民参与,共同研商方案,倡导经费共担等形式,对建一路21栋破烂墙面及地面全面改造更新,让“三尺巷”旧貌换新容颜。“初心石榴花开满园街区”在走访居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竹林苑小区一处废旧车棚改造为“初心驿站”,吸纳辖区退休及在职党员、志愿者、居民等参与共管,不仅为居民提供咨询、办事、看书、休闲等服务,还定期开展各类文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