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鄂州正文

鄂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小故事(二)

2021-02-03 17:22:36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南塔社区:用“绣花”功夫打造亮丽社区

“小区堆肥乱种没了、楼道整洁干净了,乱停车现象少了,菜场旁下水沟也不臭了,晚上路灯也亮了、乱牵的电线也捋顺了,变化蛮大,住在这里舒服多了。”近段时间,鄂州凤凰街道南塔社区的居民们对小区的满意度直线上升。

“巷子又美观又舒服,变得好!”10月7日,在南塔社区报社巷,居民曹桂芬坐在路边聊天,顺便看着对面自家小店的生意,很是惬意。

南塔社区共有47个小区,以老旧小区为主,6000多户居民对优化生活环境的要求十分迫切。鄂州在大力改造老旧小区的同时,直面老旧小区存在的“脏、乱”问题,从老百姓关注的难事、烦事入手,用“绣花”功夫抓好细节。为解决停车难问题,鄂州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新增了一批停车位,还增设了可充电的电动车停车棚,解决了飞线充电现象,在各生活小区安装晾衣竿,指定集中晾晒区,解决乱牵乱晒的顽疾。

截至目前,该社区修复路面破损123处8000平方米、疏通污水管道800米;在拆除违建180处近7000平方米的基础上,施划停车位385个、新增14个停车棚、新建400处晾晒场;同时,还在背街小巷安装路灯40盏,为楼房安装楼道灯3000盏;为消除私拉乱扯管线带来的隐患,整理大街小巷杂乱管线2040米。

色彩明快的文化幕墙、新划的停车位、带有充电设施的停车棚、方便好用的晾晒场、方便特殊人群的无障碍通道等处处可见,这些变化都是鄂州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下足“绣花”功夫,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金融社区:老旧小区还童记

“40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最难。疏通“肠梗阻”,打通“微循环”,一条条老巷、一座座老楼“返老还童”。想买菜,生鲜超市就在家门口,想散步,出门走不远就有健身步道、休闲绿地。

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串起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圈出了居民心中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老旧社区存在原有区域规划不合理、区域划分大小不一、区域板块交叉纵横等问题,鄂州市将40个城市社区和12个城中村整合为33个城市社区,同时启动31个社区整治改造工程。

金融小区由5个单位的小院子构成,这5个小院子都是多年前修建的老旧小区,面积不大、住户不多,加在一起约有380户居民,却要各进各的门。在拆并整合前,到处都是院墙。

“以前,5个小院子都由3米多高的围墙隔开,围墙形成不少死角,里面全是垃圾,人也不能进来,垃圾成堆,下水道都是破的。”居民杨志安说。

打通微循环,拆并整合,拆掉了原来影响通行的车棚、隔墙和大门,5个小区合为一体,有围栏的地方全部打通并进行硬化,小区道路拓宽了,停车位也有了,有的还安装了电梯。

现在,金融小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幸福指数也瞬间飘红。

变化同样在滨湖社区发生。那里有3548户11800多人,长期以来,因道路破损、下水道堵塞、居民生活空间狭小,导致停车难、出行难等问题出现,还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安全,居民对提升环境设施的诉求日渐强烈。

“我们拆除了小区19面围墙,打通了小区近40个微循环,从沿湖路到古城路,原先有违建车库等,还有一些院墙的围挡,现在我们将沿线打通,之前我们和洋澜湖相隔,现在是透景式的,可以观湖、观景。”凤凰街道滨湖社区党委副书记黄欢对记者说。

通过改造,老旧小区的环境大变样。那么,日常管理如何跟上?黄欢说:“我们打算引进一家公益性物业公司,把整个小区整合在一起集中综合管理,这样更方便物业管理。”

“业委会组建了,物业有人管了,这样,小区环境才会长久。”对引进公益性物业公司的做法,市民熊才友很是赞同。

软环境治理正在进行之中,曾经的老旧小区当会“青春”永驻。

通过拆并整合,鄂州市不仅解决了出行难、停车难、绿地少、消防通道堵、居民活动空间小等长期影响群众生活的痛点问题,还促进了社区服务下沉、补齐了城市管理短板、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一个个老街区实现了“逆生长”,让“老居民”生活与现代都市接轨。“文明鄂州”,让幸福感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获得感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凤凰街道:创建和谐社区 筑造幸福家园

凤凰街道以群众参与、群众获益、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发动群众共同治理和统筹资源合力治理为途径,大力开展共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活动,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用群众语言沟通群众心事,“居民议事厅”让居民说出“掏心窝子”的话。“今天把大家请到议事厅,希望大家针对12栋充电车棚选址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近日,凤凰街道澜湖社区居民议事厅“开讲”了。“我建议在原来的位置上修建,这样更安全。”“我建议把位置选在3、4单元中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经过梳理,最终确定充电停车棚升级改造方案。决定一宣布,议事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议事厅的设立让群众有了集体讨论问题的地方,居民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万佳凯旋城小区业委会主任肖开金说,“我们把收集上来的意见进行梳理,再安排人员去落实,实现矛盾化解不出社区。”

对邮政新村小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社区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小区物业多次召开联席会,广泛征求业主意见。经过两个月的规划改造,邮政新村小区新增120个车位,现在家家都有了停车位。

用群众方式满足群众需求,“共享+众筹”做好居民“暖心窝子”的事。为解决基层社区力量薄弱的问题,澜湖社区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组建“1+1+X”共享工作团队,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构建常态化共享协作工作机制和平台。

“鄂州市家风家教实践基地”今年9月建成挂牌以来,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纷至沓来参观学习。原住村民争当义务讲解员,将祝光贤、邹志成、刘雨佳等一个个好人故事、先进楷模事迹扩散,让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 延续幸福社区密码

如今走进澜湖社区民福小区,已经基本看不到破旧脏乱的落水管网和斑驳残破的墙面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小区面貌。

民福小区于2003年建成,是八一钢铁厂下岗职工安置房,典型的“三无”老旧小区,建成多年,基础设施老旧,下水管网年久失修、多处破损,居民对更换小区落水管网意愿强烈。比起精神方面的需求,看得见的改变更能增加民福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此背景下,澜湖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以“共享+众筹”为理念,始终保持党群同心同向,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于2020年5月确立了小区治理引“活水”项事实上,澜湖党委多年来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改造的老旧小区绝不止一个民福小区,涉及的范围也绝不仅仅是小区改造。筑牢党建引领“压舱石”,凝心聚力打造“澜湖红墙”;依托“我们的节日”塑造“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澜湖文化”;坐实有事好协商、众人的事众人协商的“澜湖圆桌”;引领居民参与公益行动,开展“澜湖集市”……这些都是澜湖正在做的事。深耕公益,通过众筹资源流量,共享情感流量,打造有情社区,这件事澜湖一直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