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调查研究正文

襄阳:襄州区智慧城管的探索与思考

2017-02-16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迈进城市管理2.0时代的关键一招
——襄阳市襄州区智慧城管的探索与思考

  本网讯 通讯员王云峰报道:城市管理的时代,是展现人工智能的时代,也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操作水平比拼的时代。“十二五”期间,随着各地信息技术和经济水平迅速发展,逐步实现了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了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那么“十三五”期间,城市管理如何实现从1.0到2.0的突破,如何发力加强智慧城管建设,现结合襄阳市襄州区实际,进行如下探索与思考。

  打造城市管理升级版 必须抢占智慧城管这个高点

  “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最根本的就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城市管理改革发展全过程,打造百姓城管、服务城管、智慧城管、法制城管、共享城管。而占领制高点的一招,就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趋势,建设智慧城管。

  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现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城市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成为一大趋势。2003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提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并在国内重点城市分批试点推广。2005年7月,武汉市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但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面临新的问题,数字城管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城市管理的现实需求,急需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智慧城管应运而生。

  智慧城管是数字城管的高级形态,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与数字城管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能通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实现城市管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特别是2016年,以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为代表的智慧城市管理,基于创新2.0体系,通过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维基、社交媒体等社会工具及综合集成研讨厅、Living Lab等方法,构建了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北京智慧城管总体架构和杭州“一中心四平台”智慧城管体系,武汉以城管指挥中心为依托,建立了集公众服务、日常监管、应急指挥、决策分析四大运营平台为支撑的智慧城管系统。

  襄阳市作为内陆城市之一,在数字城管乃至智慧城管建设方面与国内一线及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亟需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智慧城管模式。

    近年来,襄州区委区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城市保障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环卫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以城乡垃圾一体化体系建设为契机,投资3000万元在洪山头建设日处理400吨垃圾的压缩站,在城区和镇区建设13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同时配备了一批环卫垃圾清运和清扫保洁电动车,实现了垃圾全封闭无害化运输管理。

    特别是2012年以来,襄州区城管局开始实施网格化管理,进行数字化城管建设,全力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发展,大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一是搭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2012年相继投入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建立城管110指挥中心,配备人员、电脑、电话、电子显示大屏幕等硬件设施,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给执法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二是完善数字化信息回复机制。运用数字信息传导功能,实现与市局系统连接,资源共享,建立信息收集、反馈、整改、回复机制,积极办理市局转办及市民投诉案件,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自成立城管110指挥中心以来,共受理市局转办、群众举报投诉、巡查上报、来信来访、网上举报等各种渠道的案件5544件,办理率达100%,处置率达98.5%,满意率达99%。三是畅通数字化信息管理渠道。

    2016年,襄州区城管局新一届党委班子突出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法,积极调动市民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树立了“百姓城管、服务城管、智慧城管、法治城管、共享城管”的城管理念,首次提出智慧城管建设。同时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了主题征文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筹建开通了局域官方网站,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畅通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完善了城管与社会及广大市民沟通互动的平台载体。

  加强智慧城管建设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供给侧发力

  智慧城管是数字城管的跨跃与升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襄州区智慧城管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智慧城管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重视不够。加强智慧城管建设,目前还是停留在部门自发阶段,还没上升到市级战略,区级意志,没有引起决策层的足够重视,把城管当“人管”,不重视“技管”,高位推进不够。其次,智慧城管投入巨大,牵涉广泛,区级投入保障难以负担。再次,在城管内部也缺乏紧迫性。

  数字城管基础薄弱。由于襄州城区在较短的建设进程中是以“县级体制”“县城规模”标准开展的,所以存在“基础差、体量小、功能弱”等先天不足。再加上旧城区改造缓慢,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设施陈旧,功能落后,与主城区相比,数字城管建设配套设备欠缺、硬件设施配备不齐,设备老化落后等问题,无法实时监控,不能跟随城市快速发展步伐。突出表现在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覆盖面小,河道、堤坝、铁路沿线等管理难点和管理死角均未纳入数字化管理范围,造成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高位监督模式不完善。城管数字化110指挥中心仅属于局内设科室,虽将城区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院落、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纳入城市管理考核范围,但未纳入区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没有真正建立高位监督协调的大城管机制。二是共建共享资源缺乏。数字城管系统只与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平台、网上举报等平台连接,未形成综合集中受理平台。三是部门沟通衔接不畅。城市管理涉及的园林绿化、环境保护、违法建设等管理职能分散在市政、园林、环保、规划等部门,由于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出现部门衔接不畅、源头监管缺失、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

  市民参与度不高。社会妖魔化城管的现象仍然突出,市民对城管的认同度不高。群众缺乏参与管理城市的主人翁意识,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不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管理对象对城管法规了解少,缺乏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充分理解、认同和支持。管理人员对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参与管理缺乏钻劲,与市民的沟通互动形式单一。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法队伍中体力有余,智力不足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部分管理人员不善于工作创新,在主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城市问题、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方面思想固化,因循守旧。随着智慧城管建设深入完善,各科室及执法中队每天将收集处理大量城市管理问题,高效妥善处理问题将成为工作常态,城管队伍将面临整体素质和应对能力的综合考验和挑战。

  从以上问题看,供给不足、需求较多是智慧城管建设的突出短板。因此,加强智慧城管建设要把供给侧结构作为根本抓手。

    智慧城管是未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智慧城管实际上是全民参与的共享城管,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调动管理者和管理服务对象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大城管。襄阳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升级版城市工作,襄州区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进城市管理提升,这对加强智慧城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襄州区“十三五”智慧城管建设应准确把握中央城市管理改革文件精神,确定“高点站位、高位谋划、分步实施、分年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建设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结合实际分阶段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紧扣智慧城管建设,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及沿海发达城市先进经验和做法,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快数字城管建设,为智慧城管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加大汇报力度,促使党委、政府把智慧城管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财力保障,人才引进上给予更大支持。一是加强硬件建设。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城管硬件设施建设步伐。在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河道堤坝、铁路沿线等重点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配备实时传输音频的执法记录设备,健全110指挥中心视频中转枢纽系统,实现与中心城区指挥管理平台同步联网,24小时不间断监控。二是健全监控网络。对公安治安监控系统和交管部门电子监控系统,以及城市管理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资源统筹管理,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对城市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和精确定位,构建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三是完善软件建设。积极引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以襄阳市数字城管平台为支撑,综合利用GPRS、视频监控、无线通讯和数据传输等信息技术手段和业务平台,搭建集受理、服务、指挥、监督于一体的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区间、管理对象、管理环节和管理时限四个全覆盖。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为智慧城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智慧城管建设应充分把握国家大政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深化城管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襄州实际,扎实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高位的“大城管”城市管理协调考评体系。做实城管委,落实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城管进街道社区,理清部门职责,明晰管理职能,加强部门协作。将城市管理考评成绩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加强检查督办,对在考评中不及时整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促进大城管格局模式常态化、长效化。

  创新参与互动载体,为智慧城管建设提供动力保障。城市管理不能依赖于老旧的管理方式方法,要积极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敢于大胆实践创新,善于发动社会力量,主动搭建市民参与互动平台,汇集民智,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动员市民参与方面,可着力开发城市管理专用手机APP,让市民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应用程序,直接参与监督、管理、举报和咨询,汇集社会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解决城市管理难题,真正达到“人民城市人民管”目的。同时着力打造襄州中小学“第二课堂”品牌,组建有中小学生参与的城管巡防监督团,定期由老师和城管队员带领学生进行走街串巷巡查宣讲活动,通过孩子监督家长、家长引导孩子的方式,形成全民参与、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城市市容环境的良好互动氛围。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为智慧城管建设提供作风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智慧城管建设绝对是需要一批智慧人才来规划、来设计、来实施。要给政策,引进一批专业人才,要抓培训,提升现有队伍技能水平。广大城管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加强学习提升,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职尽责。要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文明执法水平和城管队伍整体素质。智慧城管建设要重点加强对110指挥中心及窗口工作人员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管理职责清、管理范围清、管理标准清、处置时限清“四清”为标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加强业务指导,提高问题处置效能和质量。城管队员要严格执行《城管队员十条禁令》等各项法律法规,杜绝出现简单执法、粗暴执法现象。同时定期开展岗位绩效评价,激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和成就感。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后发赶超的权益之策,襄州城管要通过对政策的正确解读与把握,找准改革创新的契合点和突破点,把差异化发展、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执法、人性化服务、市场化改革作为管理的标准和抓手,真正打造出独具襄州特色的城市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