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调查研究正文

房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探索实践

2020-09-11 10:06:39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搬出穷窝换新颜 安居乐业奔小康

——房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探索实践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也是满足群众基本保障的民心工程,更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德政工程。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房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五个一批”中的最关键一批、最重要一役,举全县之力,汇各界之智,集万民之愿,统筹谋划,全面布局,高位推进,共建设609个安置小区,累计让23159户66897人的贫困人口挪出穷窝,奔向富路,实现应搬尽搬、能搬能脱,解决了贫困群众“想搬没能力、想富没途径”的难题,改善了穷困村庄“想旺没人气、想美没硬件”的缺陷,化解了全县乡镇“想干没支撑,想强没底气”的尴尬。

把准“三个关口”,聚焦“三个要件”

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中最大的政策红利,也是群众获得感最为明显的帮扶措施,全县围绕“谁搬迁、怎么搬、谁负责”三个方面综合考量,切实把准识别纳入、规划引领、职责分工三个关口,为高质量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把准识别关,系好“衣扣子”。始终把精准识别搬迁对象放在首位,系好第一颗“衣扣子”,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群众自愿”三个条件确定搬迁对象。在识别程序上不少一环,公开宣讲政策,公示评议对象,公布评议结果,把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在对象锁定上不落一人,经自愿申请、群众评议认可后,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分级建立易地扶贫搬迁档案。在对象管理上不错一个,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运用数据比对、群众监督、走访入户等方式,对不符合搬迁条件的按照程序调出,对因客观原因漏报的住房困难户和因灾倒房户作为新增搬迁对象,做到动态管理、精准到位。

二是把好规划关,握紧“方向盘”。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把准航向,组织编制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和实施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安置点规划及搬迁户脱贫计划,做到计划到年、任务到乡、安排到点、措施到户。将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按“五靠近”(靠近中心村、靠近集镇、靠近生态旅游区、靠近产业园区、靠近城区)的要求,坚持依山就势、随湾就片、原貌规划,并组织住建、国土、规划等单位实地勘察论证,杜绝不按规划搞决策,寅吃卯粮搞建设。在安置点选择上,坚持做到“四个不选”: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不选、无发展空间的不选、基础设施配套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在户型设计上,充分征求基层干部建议和群众意见,按照“经济实用、简洁大方、经典耐看、满足基本”的要求,突出“房陵”建筑风格,组织县勘察设计院编印《房县易地扶贫搬迁建房图集》发放到乡镇、村,设计多种户型供搬迁户选择,保证建房风格的规范统一。

三是夯实责任关,挑起“重担子”。易地搬迁政策性强、关注度高、工程量大,没有上率下行的领导机构,没有责任明确的整体联动,没有勇挑重担的使命担当,往往只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为强化组织领导,在县、乡逐级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的精准扶贫指挥部,县“四大家”班子主要领导在原联系乡镇的基础上,再分别联系1个深度贫困乡镇,每名县委常委再分别联系1个深度贫困村,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加强协调联动,县级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小组,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职能部门牵头、一个专班推进、一套政策支撑,统筹资源运用,协调建设事宜,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突出“三大集中”,探索“三种模式”

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难点,选点安置费用高、成本大的痛点,后续扶持跟不上、易断档的堵点,我们总结前期经验,提出了“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实行梯度安置”的工作思路,按照“进城镇、进中心村、进养老院”三大集中安置方式,探索实施“就业创业、产业基地、养老产业”三种扶持模式。

一是进城镇安置,就业出实招。采取“进城入镇+就业创业”模式。根据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有意愿、有劳力、能适应城市生活的2116户8240人实行进城安置,通过人设部门技能培训、引资企业定向招录、政策扶持专项补贴,吸纳进城安置对象进厂就业或是自主创业。现累计培训劳动力774人,促使搬迁对象务工就业26718人。对条件稍差或要求进集镇的安置户,在乡镇集中安置点附近建成扶贫车间(作坊)836个,带动贫困对象714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3301人,满足群众家门口就业挣钱的愿景。上龛乡湖溪村的李远朗老人一辈子没有进过县城,子女也是一年到头难回家一次,通过扶贫搬迁,他跟随子女在县城里购房,儿子也在城区务工,他逢人便说,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城里房,变成城里人。

二是中心村安置,产业做文章。采取“村内集中+产业基地”模式。采取以产定搬的方式,对没有离乡意愿和自身条件差的,实行村内集中安置,在中心村建设集中安置小区,因地制宜大力兴办产业基地和扶贫车间。按照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的要求,以中药材、畜牧、食用菌、烟叶、黄酒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因村因户制宜发展产业,引导市场主体领办产业基地,强化产业扶贫同搬迁群众的利益链接机制,带动11962人搬迁群众发展产业脱贫,真正实现让困难群众搬迁和收入不脱钩,安居和脱贫能同步。

三是养老院安置,政策来兜底。采取“集中供养+养老产业”模式。对4194人“五保”搬迁对象以乡镇为单位建设农村综合幸福院或公租房集中安置,形成一批集社会养老、公益养老、医养融合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中心。搬进青峰镇中心福利院的周明成老人说:“原来我一个人住在山上,煮一锅饭吃几天,现在吃的热乎饭,洗的热水澡,病了也有人经管,国家对我们照护的没话说。”

严守“三条红线”,紧盯“三个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对标对表国家政策规定,始终严守“住房面积不超标、搬迁群众不举债、入住新房要拆旧”三条政策红线,把保障群众住房安全与保护干部个人安全统筹结合,紧盯源头防控、过程监管、事后审核三个环节,确保群众牢守政策红线,干部不碰纪律底线。

一是从源头控制,把起点校准。通过户院会、进村入户全面宣传“三条红线”,在确定搬迁对象时,同步与搬迁群众签订旧房拆除、宅基地复垦协议,严禁建房举债,群众自建动工要有村干部现场把关。所有集中安置小区,实行统规统建,落实“交钥匙工程”,严控住房面积、群众自筹资金标准。拆旧复垦以乡镇为主体,组织专班实施,确保应拆尽拆。

二是从过程监管,把轨迹校准。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主体、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抽调住建系统20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工作专班,从2016年起专职服务和督导易迁工程项目建设,采取现场会推动、示范点带动、督查暗访促动。严格搬迁项目资金监管,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在户型设计、施工建设、质量监管、房屋分配等方面,引导搬迁群众全程参与,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在事后审核,把结果校准。组织审计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程结算进行全面审计,针对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建设工程量重点核对,关注设计变更、多计或减少工程量等工程结算情况,使工程合理确定、造价有效控制,确保建设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 同时在各安置点,对每个搬迁户人口信息进行核实,查看户房是否相符;对各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房屋面积进行测量,确保面积精准;对照建设方案及招投标有关文件,检查相关安置点场平、道路、公厕、路灯、挡土墙等附属设施,看是否全部建设到位。

坚持“三大抓手”,实现“三大突破”

为实现搬迁群众长住久安,安置小区长效治理,农村建设长远发展,我们在抓好搬迁建房的同时,更加注重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坚持以“配套服务、四好创建、思想教育”为三大抓手,补齐生活短板,改善居住面貌,塑造良好风气,真正实现群众安居乐业。

一是抓配套服务,基础大提升。在配套建设水、电、路、讯、网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之上,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全面配齐硬件保障,方便群众生产劳作,提高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在适宜的644个小区配套菜园,建设栏圈12176个,建设农具房13864间,建设红白理事房508个,小区配套路灯6500盏,建设公共厕所689座,配套环卫垃圾处理设施2298个。

二是抓“四好”创建,环境大改善。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以“四好”创建为抓手,通过推选楼栋长、中心户长,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维护。每个小区申报1-2名公益性岗位负责公共卫生,科学划定农具、养殖、垃圾等存放区域,加快改建厕所、牲圈等场所,通过农户清洁卫生评比、干部陪农户洁家园、开设“爱心公益超市”等方式,引导搬迁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集中安置点引进社区化管理,完善迁入地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户籍迁移等跟踪服务,确保搬迁群众无后顾之忧。

三是抓思想教育,风气大扭转。全县持之以恒抓精准扶贫,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搞好搬迁对象教育工作,在集中安置小区创办文化墙、开设戏剧台、张贴宣传语。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中穿插感恩教育,把精准扶贫思想滴灌在每位群众内心深处,全力引导脱贫光荣的正向风气。开展“志智双扶”,既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又扶技能、扶本领、扶智慧,为贫困户脱贫添引擎、强动力、硬底气,从而促进社会风气持续好转。(柯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