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调查研究正文

红安:探索垃圾治理新实践

2020-09-07 10:29:06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四化”治理 “三城”同创

——红安探索垃圾治理新实践

近年来,红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省市关于垃圾治理的工作部署,主动作为、创新作为,持续推进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全域化谋划。高站位。将城乡垃圾治理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实践,作为“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的主要抓手,作为提升红安形象、促进群众健康的关键环节,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强体系。先后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三城同创”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指挥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生态文明办等,统筹推进城乡垃圾治理工作。大投入。近4年来,在县级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共计投入资金2.4亿元,累计购置农户小型垃圾桶3.2万个、铁皮垃圾箱3100个、勾臂车120辆、小型转运车430辆,建成垃圾中转站39座,实现了“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箱、乡镇有勾臂车和垃圾中转站”。

二是项目化支撑。抢抓机遇谋项目。抢抓政策机遇期、窗口期,以及“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等重大契机,共谋划垃圾治理相关项目 11个,总投资  5.74亿元,为持续推进全县垃圾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千方百计引项目。已引进垃圾治理项目4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智慧环卫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5.9亿元。其中,红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4.3亿元,日处理垃圾能力700吨,年发电量约1亿度,上网电量约8500万度,年综合收益6000余万元、纳税500余万元。在2020年全市二季度重点项目建设拉练中,市委刘书记评价该项目是全市首个正式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性意义。优化服务保项目。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理念,扎实开展“进项目”攻坚行动,先后召开协调会、调度会、现场督办会,及时收集、交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三是市场化运作。服务外包。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和“管干分离”,投入5900万元,引进中航美丽城乡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全县环卫全域市场化项目,已于8月10日正式全面启动,推动了红安县环卫工作开始步入“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体系化”的良性发展轨道。该公司服务内容包括县城区、乡镇镇区、村庄,以及行政区域内所有国、省、县、乡道、通村道路、水系保洁等,真正实现了环卫工作“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专业化运作”。严格考核。细化、量化、实化对中航公司的环卫作业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不定期对其服务质量进行检查、抽查,对经检查存在问题限期要求整改。如连续两年年终考核低于 70 分,县政府有权终止合同。压实责任。在中航公司负责全域环卫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压紧压实各乡镇和村(社区)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坚决防止外包服务“一包了之”“一甩了之”。县政府每季度对各乡镇环卫工作进行硬排名,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坚决进行约谈。

四是源头化治理。注重精神重塑。通过电视台、宣传车、视频短片、驻村工作队“三会一讲”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对垃圾治理的宣传,共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张贴海报1500余份、悬挂横幅800余条。同时,将垃圾治理与文明村组(社区)和文明卫生户评比等活动深度融合,垃圾治理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自觉。推进垃圾分类。大力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在前端引导群众分类投放,在中端强化分类收集、转运,在终端实行分类处理,切实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长效机制。将垃圾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三城同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