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调查研究正文

关于加快推进宜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12-10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可见,城镇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宜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宜都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此,笔者结合从事城乡建设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快推进宜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宜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宜都市共有8个建制镇,1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面积1357平方公里。通过近几年的城镇化建设,“宜居宜业宜都”呈现了三个明显变化。

  一要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宜都市立足现代化中等城市定位,以拓展发展空间为目的,以过境主干公路为轴线,积极构筑“一主、二新、五特”的城镇体系(“一主”即中心城区,包括陆城,含姚家店;“二新”即市域的两个副中心城镇,包括红花套、枝城;“五特”即市域内的五个各具特色的城镇,包括聂家河、松木坪、五眼泉、王家畈、潘家湾)。1万人口以上城镇达到3个(枝城,松木坪、红花套),5000人以上小城镇达到3个(高坝洲、王家畈、五眼泉)。同时,该市坚持沿江沿线沿边发展,突出抓好红花套镇、高坝洲镇、枝城镇三个沿江中心乡镇,注重五眼泉镇、聂家河镇、潘家湾乡等重点集镇,着力打造陆渔一级路沿线特色城镇带。2010年该市出台了《宜都市村镇建设“以奖代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市财政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和扶持村镇环境综合整治、集镇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继续实施村镇建设“以奖代补”工程项目21个,总投资2250.3万元。其中集镇建设项目7个,村庄建设项目13个,乡村环境综合整治1个。预计本年底全市城镇人口将达到22.83万人,该市城镇化率将由去年的54.75%提高到57.25%。

  二要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宜都市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大力营造新的城市亮点。新建了宜华一级路、陆渔一级路,扩建了长江大道、城河大道、杨守敬大道、西湖路、清江商城配套工程以及工业园区道路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改造了东西正街、城乡路、工农路等城市老街道,并高标准对城区长江大道、城河大道、清江大道等道路进行了高品位的改造。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92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23平方米。目前已经形成纵横交错、功能完备的城市道路网络。采用“BOT”模式先后建成陆城、枝城、红花污水处理厂。在宜华一级路和陆渔一级路建设带动下,沿线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均稳步推进。城镇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高。宜都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绿化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位居先进县、市(区)前列,连续五届夺得了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枝城、聂家河镇分别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五眼泉乡袁家榜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鸡头山村被表彰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示范村,红花套镇被纳入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红春民俗文化村进入全省旅游名村行列。潘家湾村、周家河村、响水洞村、吴家岗村等4个村庄获得湖北省“宜居村庄”称号。今年,吕家坳村、横冲村又通过湖北省“宜居村庄”验收。枝城镇九道河村被评为宜昌市“最美乡村”。

  三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宜都市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建立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农民公寓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住宅小区开发档次明显提升,名都花园、锦绣江南、清江润园、绿洲新城等一批环境宜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相继推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39.61平方米;新建了“双城联网”供水工程、红花套水厂,城市日综合供水能力14.2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建设了吴家湾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年无害化处理率达90%。增添了一批公用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城市配套功能得到增强。公交网络更加完善,市民生活、出行购物更加方便。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乡村道路提质升级,农村安全饮水实现了全覆盖、清洁工程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采用“BT”模式,先后新建了8.7万平方米的清江公园、扩建了10万平方米文峰公园、改建了滨江公园、陆逊广场等公园绿地和3万平方米等城市街道绿地,目前各乡镇正在展开绿化美化工程。

  宜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高起点规划。2010年,宜都市编制了《宜都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和《宜都市城乡统筹规划》,同时,被纳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今年,该市在湖北省县级市中率先完成了《宜都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村庄规划编制率达到95%。新组建成立了规划执法大队和7个乡镇住建分局,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实现规划编制、建设管理、组织体系三个全覆盖。

  二是多元化建设。宜都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属平原地带,腹地属山区地带,全市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开创了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途径。红花套、高坝洲等新兴城镇利用招商引资,新型现代装备制造业,带动城镇发展。枝城利用老工业基础加大型医药化工建材等产业带动城镇扩张。潘家湾、王家畈等乡镇以绿色农业和观光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现代化农业,加快山区乡镇城镇化的推动,陆城、姚店两镇地处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人口的重要集聚地,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心城区规模和承载力不断扩大。城镇化带动产业发展,城镇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完善,为社会提供了相对集中固定的人力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吸引各类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去年全年5000人以上的小城镇吸引规模企业落户25家。

  三是高标准管理。宜都市全面推销全新标准、全域覆盖、全面考核的城市管理考核体系。结合“洁万家”三万活动的开展,市委农办等相关单位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予以指导。市城管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乡镇集镇、中心村的乡容镇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进行明察暗访和现场考核,督促各乡镇和村自觉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全市乡容镇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并在宜昌市城管综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开通了12319住建热线,全面启动数字化城管建设工作。通过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但提高了集镇的宜居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农村地区发展。小城镇产业的集聚吸引了部分周边农村人口,同时转变了周边农村地区生产模式和生活习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了以红花套周家河、吴家岗为代表的沿江农村新型社区,以潘家湾镇潘家湾村为代表的山区特色农村新社区。重点镇、中心村的带动辐射效应不断增强。

  宜都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宜都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城乡规划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存在一定差距。建设详规的覆盖率不够,新农村建设规划还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乡镇总体规划、城市排水、绿化、道路、环卫设施等专项规划及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待抓紧完善落实。

  二是城镇化率增长还不够快,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城乡协调发展不平衡。

  三是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存在一定差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照明等需求。城乡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加快推进宜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宜都市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思路明确之后,重在建设,贵在加快。我们要抢抓机遇、加速赶超,全力推动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再上新台阶,走出具有宜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一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城乡统筹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迅速启动乡镇总体规划、各项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重点抓好城市新区、红花套光电产业园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排水、城市道路等专项规划及五眼泉、聂家河、潘家湾、王家畈、松木坪等集镇总体规划修改。着力构建全市域、全覆盖、无缝对接的市乡村综合规划体系,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全面启动清江新城开发,沿清江、渔洋河拓展城市骨架,实现“发展空间适中、竞争实力增强、配套功能特优、环境面貌特美”四大目标。

  二要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围绕品质提升、特色彰显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努力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发挥生态岸线优势,做足滨江亲水文章,权利打造以“一带(沿长江经济城镇带)”、“四轴(陆渔一级路、318国道、鸦来省道、雅澧省道)”、“两江(长江、清江)”、“两河(渔洋河、九道河)”、“两山(梁山、宋山)”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历史沉积深厚、经济存量较多的优势,重点突出和优化行政、文化、科技、教育、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位;全力加快城市东接西扩南展、老城区改造、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三大步伐,精心打造滨江城市景观,塑造宜都城市新形象。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户籍管理、农村房屋买卖等政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激励农村住房集中建设和农民进城进镇居住。

  三要加快特色镇和中心村建设。按照“规划建镇、特色立镇、产业强镇、文明兴镇”的要求,把特色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小城镇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结合各镇特点、自然条件、发展趋势及其在市域的地位和作用,选准方向,科学定位,精心培育,做特做优产业,为城镇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整合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扶贫、民政、交通、住建、环保等部门的涉农项目建设资金,由政府统一使用,集中建设一部分能拉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同时加快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村镇建设项目“以奖代补”政策,着力推进“美丽宜居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按照“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要求,突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各项功能的配套完善。加快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继续抓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积极稳妥地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和资源共享,力争在十二五末以前基本实现“12515”的城乡空间体系,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沿江经济开放开放,沿宜华一级路打造沿长江经济城镇带,沿陆渔一级路打造生态旅游休闲长廊,沿清江、渔洋河和九道河打造以水系为特色的生态农业景观区。加强重点镇建设,激励乡镇冲刺全省百强,加快把沿江中心镇建成现代新型小城镇、山区乡镇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镇,形成多点支撑、层级带动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李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