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鄂州正文

鄂州:控违查违“铁拳行动”第一阶段工作有序开展

2018-06-2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高倩报道:3月下旬,自鄂州市开展控违查违“铁拳行动”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落实属地责任,重拳打击违法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开展“铁拳行动”为载体,以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为目标,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打击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完成了预期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对违法建设的压倒性态势。

  全市四类考核区域14个责任单位高度重视控违查违工作,雷厉风行,攻艰克难,下大力气狠抓违法建设治理。截至6月20日,共拆除违法建设2766处,面积157787平方米。共拆除新增违建622处面积46792平方米;共拆除历史存量违建2144处面积110995平方米;共办理三大件233件(领导批示件56件、督办件3件、群众电话投诉以及第三方巡查件174件),办结181件,办结率76.8%。

    工作的亮点

   一是大力推进“40工程”拆违。3个月来,凤凰街办、古楼街办、西山街办以整治和改造老旧小区工程为契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启动并深入推进“40工程”拆违工作,开展细致的调查摸底,组织人员上门宣传引导,组织城管、物业、社区以及公安、水电气等部门和单位全力参与拆违,强力推进东塔、考棚、寒溪等9个社区的拆违工作,拆除停车棚、坯屋、钢结构棚等各类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共1440处49161平方米。通过第一阶段的攻坚战,群众反复投诉、影响消防通道以及有碍市容观瞻的违法建设被拆除,多年来历史积存、遗留的违建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老旧小区的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是大力拆除新增违建。各地保持对新增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坚持露头就打、发现就拆,坚决刹风止乱。针对群众投诉多的问题,凤凰街办采取“五个及时”(及时巡查、发现、报告、制止、拆除)的有效措施,加大对新增违建的打击力度,3个月共拆除新增违建71处3672平方米。4月,凤凰街办执法人员发现某小区一栋33层的高层建筑楼顶有违建,违建户利用顶层的设计造型,经现浇、砌墙并安装门窗进行抢建,面积300余平方米,该街办立即组织凤凰城管大队,历时6天,动用机械和人工共48人(台次),将这一违建顺利拆除。
    三是大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航空都市区是鄂州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是该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4月中旬,为确保燕矶、沙窝、杨叶核心区建设顺利推进,鄂城区开展强拆大行动,区控违办联合杨叶镇政府、花湖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综合执法局、派出所、卫生院、供电供水等职能部门共230余人共同参与,依法强制拆除杨叶片区白沙村、杨叶村、三峡村11处1130平方米违法建设,打击了核心区内违法抢建的不正之风,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为航空都市区机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障碍,创造积极条件。

    四是大力美化镇容街景。全市控违查违“铁拳行动”会议召开后,梁子湖区针对太和镇临街门店违建亭棚破旧、影响城镇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组织区住建局、太和镇开展“临街门店‘穿衣戴帽’、违章建筑还路于民行动”。该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召开拆除动员大会,张贴《临街门店“穿衣戴帽”、长廊还路于民的通告》200余份,按照宣传发动、上门告知、督促自拆、依法强拆等程序逐步推进,历时10天,拆除太和大道、竹林街、快活岭街130处3800平方米历史违建亭棚,城镇面貌明显改观。

    存在的问题

    一是违规审批的问题依然存在。鄂州市主城区自2008年起停止个人建房审批,但在一些郊区农村,如泽林镇,村民建房的刚性需求量较大,由于政策不允许,在此情况下泽林镇仍然违规审批建房。

    二是楼顶搭建现象较多。目前,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总体情况较好,整体、大规模的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但零星、小型违建仍然存在,特别是楼顶搭建现象较突出。如在航空都市区范围内,不少村民以建防水隔热层的名义在楼顶违规搭建,加盖彩钢瓦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是主城区危房没有解决路径。在全市主城区范围,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及部分城中村,少数群众的房屋因建设年代久远成为危房,不能居住。由于鄂州市未出台异地安置或危房改造的相应配套政策,群众要求建房的意愿与政策不配套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上访甚至越级上访的事件频发。

    下一步,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控违查违“铁拳行动”第一阶段工作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扎实、迅速整改,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责任制,加大巡查力度,坚持以拆促控,使违建者不敢建、不能建、不想建,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努力形成控违查违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实现鄂州市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