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让老年人共享宜居城市建设成果
让老年人共享宜居城市建设成果
——荆门市住建委加快推进老年人优待工作纪实
本网讯 通讯员雷汉卫报道:每当朝阳升起的时候,荆城的老人们就会三五成群,走进中心城区的广场、游园内,或晨练健身,或吹拉弹唱,一个个神情专注、怡然自得;每到黄昏,红霞下悠扬的乐曲响起,老人们自在、悠闲的舞姿与脚下被夕阳拉长的身影相映成趣——初秋的荆门,依旧热浪袭人,但老人们的这份快乐却并没有受到影响。安全便捷的通道、宽阔平整的道路、细心贴心的公共设施、周到全面的服务……让荆城的老年人生活得自得,生活得无忧。
近年来,市住建委始终把老年人优待工作当做重要的民生工程,从政务服务、无障碍设施建设、文体休闲等多方面拓展优待项目和范围,创新优待工作方式,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到了该市宜居城市的建设发展成果。
深怀爱老之心 建设无障碍通道
20厘米的一个台阶,对年轻人来说,是一抬脚就能越过的高度,而对于年迈体弱的老年人,却难以跨越的屏障。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为了老年人脚下的这一小步,城市建设者迈出了一大步——
在路上,黄色的盲道不仅方便了盲人,而且也帮助了视力日渐衰退的老年人看清路况;平缓的缘石坡道铺设在人行道的两头,让老人行走在上面如履平地,不再担心上坎下坎的危险;一根根挡车柱,为行人隔出一个安全、宽阔的空间,避免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因要避开车辆而走弯路。
在公园,环形无障碍道路贯通每个园区,林下有长凳,桥边有扶手,让老人们在游览美景、休闲锻炼的时候放心行走、安心休息。公厕还为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专门安装了一定比例的座便器,并设有扶手、洗手盆等。
“建设无障碍基础设施,不仅造福老年群体,也惠及所有社会成员。”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双晖介绍,近年来,市住建委把建设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纳入了规划范围,全市的每条主干道几乎都铺设了盲道和坡道,大多数的公共场所都增设了无障碍设施。在改造过程中,该市严格执行《湖北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一系列的规范标准,同时加大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的监管、维护力度,确保无障碍设施改造达到规范的要求。
常思为老之策 构筑绿色空间
“道路平了,马路宽了,交通方便了,城市里又多了绿色,人们的心情就愉悦。”家住中心城区的张景春老人笑着说,一些小游园、小广场“见缝插针”地散落在城市,已经成为老人们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另一个家园。
从2008年起,市住建委加大了建设街头绿地工程的投入,拆除了大量破旧的临建和临街门店,取而代之的是清新雅致、花团锦簇的游园绿地。截至今年4月,全市城区内共建成游园、绿地155块,以开放的姿态、迷人的景致吸引着游人,实现了市民居所周边“500米见园”的美好愿望。
为了满足市民不断变化的需求,市住建委还不断地上档升级城区的游园广场。廉政文化广场自2000年建成开放以来,人流量越来越大,原有的活动空间不能满足市民健身的需求。为此,市住建委将广场中心一个较大的园林景观改建成了树阵广场,并修建了弧形廊架,方便市民健身;为广场上的大树修建了树坛,并在树坛四周设置坐凳,方便市民休憩、娱乐。
多做助老之事 落实优待政策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而这笔财富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守护。一直以来,市住建委除了在城市配套设施上尽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从政务服务等方面给老年人带来更多人性关怀。
为了解决团结社区老年人用水不便的问题,市住建委主任杨剑带领相关责任人到社区居民家中问访详情,解决问题;为了帮助病困老人转移登记房屋产权,市房管局窗口工作人员前往武汉的医院,将窗口搬到老人病床前为其办理手续;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告别住房困境,市住房保障中心在中心城区2013年度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第四批)政府审定配租方案中,优先摇号配租的孤老病残的家庭……
市住建委还出台“便捷通道”“专人办”“引导办”“上门办”“延时办”等一系列举措,更是将优待老年人政策落到实处,让他们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同时更能感受到全体住建人的细致和温暖。
目前,该市还存在部分道路盲道间断、缘石坡设置不规范、住宅小区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较薄弱等问题。对此,市住建委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切实加大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不断提高该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水平。
“老年人是最值得尊敬、爱戴的群体,也是最需要关心、帮助的群体之一。市住建委将进一步加大为老服务硬件设施的投入,完善老年人服务举措,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宜居之城的建设成果!”市住建委主任杨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