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咸宁正文

咸宁:满城芳洁倍妖娆

2017-08-2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满城芳洁倍妖娆
——咸宁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改革创新走笔

  以综合考核得分迈入第一方阵,揽获“2016年度‘楚天杯’城市管理优胜奖城市”荣誉;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成效,赢得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多番点赞好评……

  湖北咸宁,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是何种力量在背后支撑了其华丽变身?又是服下了什么“良药”,让以往难以根治的“城市病”正慢慢消失?带着诸多疑问,记者深入咸宁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一探究竟。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体制改革提效能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今年,咸宁市委深改组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项目,围绕市级城市管理执法机构设置、城管执法人员配备比例、管理职责匡定、相关部门行政处罚权集中、城管执法人员统一换装、市县数字化城管建设等方面,咸宁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展开了一系列布局和行动。

  “只有先抓好内部建设,打造一支精干队伍,扫清内部管理障碍,城管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该局局长黄小洪提及管理方式创新时告诉记者。

  打铁还需自身硬。管理创新,该局选择先从整合内部职能做起。为牢固树立起城管“街道卫士”理念,壮大执法力量,该局在现有机构和人员编制内,科学划分管理职能,通过人员的合理编配,将单位力量向一线倾斜。升级巡查执法交通工具,将城管执法队员分散包街转变为电瓶车多人组团巡查执法,增强了执法的威慑力和有效性。

  权责明晰了,还需要科学的长效机制进行制度保障。为此,该局制订下发《局属单位绩效管理和履职尽责综合考评办法》、《职工个人绩效管理和履职尽责综合考评指导意见》和《协管员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考核结果与执法队员待遇挂钩,让干得好的“有想头、有甜头、有奔头”。

  “环卫PPP”求共赢 “数字城管”好当家

  记者了解到,在与启迪桑德签订《咸宁市城区环卫作业PPP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后,仅在主次干道保洁这一块,便为政府节约开支近1200万元,同时减少环卫人员、车辆费用600多万元。采用PPP模式推进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形成了财政减负和减员增效的双赢局面。该项目已被评为湖北省第一批PPP示范项目、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

  在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工作中,咸宁城管做到了既抓改革、又稳人心,其采取的是“身份不变、社保性质不变、岗位性质基本不变、原有待遇不降,人随事走”的职工安置方案。市场化以后,环卫工人工资平均增幅15%以上,以后还将逐年增加。

  一名当地环卫工作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化公司来做效率更高。环卫部门不再参与人员的聘用与管理,而是围绕清扫保洁质量进行监督、考核。

  如何让监督和考核既科学又能落实处?该局积极运用“数字城管”平台,对信息展开了收集和记录。通过这个强有力的“监控系统”,构建了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网络,实现对城市管理活动的全领域覆盖、全时段监管和城市管理问题的高效率、高标准处置。

  此外,该局还设立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奖励基金,聘用社区综治网格员兼职信息监督员,并采取给予上报核查有效的信息1.5元/条进行奖励补贴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问题导向”解民忧 “文明执法”有温情

  从今年2月起,咸宁在全市城管系统开展了“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单位82个,走访城区居民、职工代表963人,发出并收回“面对面、听期盼”走访登记表300份、“面对面、听期盼”问卷调查表500份,共收集意见和建议231条,梳理归类为42条。

  为回应群众期盼,该局先后在全市城管系统范围集中开展车辆乱停乱靠整治、马路市场整治、广告杂乱治理等整治工作,目前整治效果正在不断凸显。

  文明的城管执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该局推行“721工作法”。以流动商贩规范整治为例,采取教育先行、服务上门、管理规范的方式,让占道经营户在队员的服务中感受到温情。对屡劝不止的行为,坚决依法处置到位,真正实现“执法为民”。

  此外,除了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该局还举办了全员“大培训”、全员“大讨论”、执法“大公开”等系列活动,同时,结合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新经验、新成果“大宣传”活动逐步“树形立威”。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求;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今年,是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关键之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强转树”专项行动作为全面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树立城管执法新形象的重要抓手,咸宁城管必将把握时势、形势和态势,抓具体、出成效,坚定信心,把握机遇,以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升城市品质,扮靓“香城泉都”。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