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荆州正文

石首:推进“绿满石首”行动 实现“青山绿水画中城”

2018-04-2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推进“绿满石首”行动 实现“青山绿水画中城”
——石首市造林绿化工作探访

  “以比点观摩活动的创新形式召开现场推进会,是进入当前造林绿化关键期的必要之举和务实之策,通过展示造林绿化的新成绩、新气象,通过‘比’各自的特色和亮点来营造加快推进绿满石首行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学、赶、超’的氛围。”4月13日,石首市委、市政府举行绿满石首行动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比点观摩活动。记者跟随观摩组,对全市15个乡镇办区的造林绿化工作进度及亮点进行了探访。

  在高陵镇晏家巷村,记者看到,晏家巷村在全长2200多米的村公路沿线3个组106户居民户庭院全部利用竹片制作了生态护栏,栽种有桃树、密柚、柑桔、桂花树等乡土树种8000余株,基本造就“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长廊,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成为省道沿线一幅繁荣和谐的农家景观。

  在久合垸乡,记者看到团江公路南侧密集栽种了大叶女贞,北侧中山杉与紫薇交错形成了两层绿化带,渠岸种植了垂柳,沿线整体呈现出多层次、多色彩的视觉观感;该乡并以心语林为基地,以乔灌花和果木经济林为结合示范林基地的休闲花海,初步打造了集观光旅游、休闲、美食为一体的生态乐园。

  在笔架山街道办事处断岗口村,记者看到该村在村三横二纵主干道密集栽植了红叶石楠、桂花、樱花、黄桃、柑橘、柿子树等树种,并在公共绿地栽植香樟、红枫、楠树、铁树、茶花,铺设了大面积草坪。该村采用本地树种开展全域绿化,利用密植花卉灌木绿化荒废地块的作法,不仅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画中”,更为全市村庄绿化提供了示范样板。

  高基庙镇按照每边30-50米的标准流转土地,在进行开挖围沟、土地整理后栽植大规格乔木树种,建成5公里江南高速景观长廊;调关镇充分利用沿江资源和历史区位优势修建知音文化主题公园绿化景观长廊;新厂镇采用池杉、石榴进行轮换配置,实现通道绿化特色化;大垸镇邀请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栽植景观树木20000多株,初步建成秦黄线靓丽的风景画;团山寺镇在友新线采用樟树、杨树进行提档升级,实现通道绿化景观化;小河口镇在小河口村采用城市园林模式建设公共绿地,依据现有林木资源开展道路绿化,展示了生态底蕴;东升镇结合龙舟文化传承,在新港口村采用常绿乔木进行路渠绿化,利用窄冠乔木建设农田林网,为民俗活动的展示搭建了优良生态平台;南口镇、绣林街道办事处对公石公路绣林段、南口段进行了更新换种、绿化提档升级;桃花山镇新开挖荒山荒坡、沿湖荒地150亩,发展皱皮柑经济林;横沟市镇在人民大垸隔堤近3000米地段造林150亩,种植苗木近万株;天鹅洲经济开发区在麋鹿保护区湿地缓冲区造林300亩,使全区湿地修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保护了乡土树种的生成空间,同时也为麋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这些火热的造林现场也给观摩组和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副市长赵文魁说,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将造林和创森作为践行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途径,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做到了重大难点有突破、村庄绿化有效果、富民基地有规模,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截止4月8日,全市完成造林8.95万亩,占荆州市级任务(含新增任务1.88万亩)的100.7%。成绩虽然可喜,但也存在规划任务落实不够、按图施工意识不强、重点工程推进不快等问题。

  赵文魁告诉记者,下一步,全市各地各部门将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抢抓“造林时机的尾巴”,加速建设三菱湖环湖林带,三义寺渡口苗木栽植节点工程,秦黄、公石、S436沿线的重点创森景观工程等创森工程;重点推进通道绿化“宽林带”工程、码头覆绿升级工程等重点工程,全面提升林业生态水平;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找准薄弱处和发力点,深挖造林潜力,确保造林面积规模;创新思路,落实管护责任、措施和保障,强化长效保障,让“人定心,树定根”。

  创建森林城市 打造生态石首(曾晶、李新猛、汪新春、刘磊、张军、邓见红、袁梦成)

来源:荆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