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农村大课堂驻村第一课——县住建局“第二网格员”入村纪实
本网讯 为推动行政资源下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促进新技术、新知识传播,5月20日,远安县住建局六名“第二网格员”来到茅坪场镇龙河村报到,并走访创业青年夫妇高玉娇和徐书晶。
顺着眼前唯一的山路蜿蜒而上,雨后初晴的泥巴路松松软软,不少山路中间鼓出了丘陵状或高或低的黄土墩来,抬眼就是满目苍翠的青山,此起彼伏。
出发不到一半路程,我们乘坐的皮卡车就陷入了泥泞之中,无法前行。“人心齐泰山移”“一、二、三,推!一、二、三,推!……”在司机的指挥下,车终于摆脱了困境,这时我们已是满身泥巴,满头大汗,但是面带笑容,心情愉快。
继续上路,将近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驻村走访的第一站——龙河村一组“都市羊倌”高玉娇和徐书晶的养羊基地。
恰逢徐书晶放羊归来,只见从山路中间大步走来一名穿着白衬衣,脚踩解放鞋,斜跨旧布包的年轻人,嘴里熟练唤着羊群,将一群山羊陆陆续续赶入羊圈。眼前的一幕,对我们这些一迈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震撼和感动。
在羊圈旁,年轻人之间的交谈更加直接、单纯。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行家里手,面对一切陌生的环境,还伴随着自己父母的责备和不解,徐书晶向我们讲述了他创业的酸甜苦辣,跟他交谈很难想像他会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曾经的大学生生活也让他感受过大城市里的五光十色,但是现在的他每天就是不断的重复放羊,追羊,喂羊,再放羊……山上的生活不要说网络、报纸,就连最基本的电视也是很难收到信号。但是他就是这样坚持着,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从最初的15只到现在的90只,我们无法体会到他收获到的成就感,但是能从他的话语里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感受到那曾经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有过的“冲动”。
交谈中,我们一直被感动和鼓舞着,发自内心的羡慕和钦佩,羡慕他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气,钦佩他说干就干、敢闯敢拼的拼劲,为了实现理想的那份自信、执着和坚持。谁说大学生一定要去大都市工作,只要有理想有信念,坚守下去,一样也能开辟出别样的天地。作为“第二网格员”,除了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更重要的是竭尽所能,为他们带去最新的信息,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农村是一个大课堂,徐书晶给我们“第二网格员”上了一堂充满激情、鼓舞信心的好课,必将成为我们驻村工作的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