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暂停共享单车投放 是一个新的开始

2017-09-06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继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之后,武汉市交委等相关部门也于9月4日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投放。

  去年以来,共享单车在国内诸多城市的快速扩张,为市民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由于企业的后续管理、相关公共设施的完善未能与这种扩张步伐同步,也催生了不同程度的乱停乱放与过度投放的问题。这一现象在全国多个城市都存在,武汉也是如此。

  武汉目前已有70万辆共享单车,从总的供求看,已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另外一角度,也可以说是越过了市场利益与社会利益最佳平衡的临界点。车辆过剩,既给公共空间的容量带来挑战,比如占道堆放,同时也影响到了市民正常的使用,比如取车难度加大,一些使用者的破坏行为也在增加。在此一背景下,相关部门要求暂停共享单车新车投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及时之举。

  不再新增共享单车投放,对于此前靠投放数量来谋其市场占有量的共享单车企业而言,也未尝不是好事。如果说各共享单车企业,在前期比拼的是市场的投放速度,是一种粗放的数量竞争,那么在投放数量既定的后期,将日益考验各企业在管理上的规范程度,要从对方手中“抢占”市场,就必须靠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来取胜。比如,车辆维修的速度,比如停放上的管理等等。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共享单车行业正式进入‘下半场’比拼,比的是精细化运营”。

  但以控制总量来规范共享单车市场,并不意味着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共享单车作为公共出行的重要一环,不仅需要企业提升管理和运营能力,公共部门在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跟进上,也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事实上,最近武汉市出台的《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未来将设置和新建2455公里的非机动车道网络,作为共享单车“专用道”。这对于规范共享单车的骑行秩序,提升骑行安全,以及培育市民的绿色出行习惯而言,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此外,对于共享单车的停放点建设,相关部门也应该与各企业加强协作,从优化管理、善用技术手段、培育文明用车习惯等方面入手,为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朱昌俊)

来源:楚天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