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襄州区水岸新城芳容初绽

2012-12-25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襄阳城市东进的号角,加快了襄州区建设未来新城的步伐。

  如今,站在清河一桥极目远眺,一座座生态化住宅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清河口沿航空路向火车东站一路前行,毗邻汉江、小清河的滨水湾区改造工程,已经展示出水岸城市的独特魅力;花园小洋房有唐白河咫尺环绕,赏景升值两不误;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让襄州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八年七大片”成就宜居新城

  昔日的小清河畔臭气熏天、尘土飞扬、破烂不堪。现在加速推进的项目建设、旧城改造让襄州踏上了蝶变之路。

  “县”改“区”绝不只是行政概念上的改变,而是发展理念的调整,城市功能的完善、品位的提升。按照襄阳城市规划修编确定的“南优、西控、北拓、东进”的原则,城市建设的重心将向东北转移。凭借临近市中心城区、交通便利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襄州正立足“都市襄阳”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目前,5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正以高标准、大手笔规划,让“八年七大片”工程有序推进。此工程是从2008年开始用八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全面系统改造开发滨江滨河片、云湾小区片、魏庄片、义乌小区片、安华纺织厂区片、火车站东站片、张湾老城区等七大片区,开发总面积将达50万平方米。云湾国际新城、滨江滨河、襄阳火车东站、连山湖城市综合体等项目相继启动,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实现房地产开发面积85万平方米,建成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

  截至目前,“七大片”工程已启动了五个片区的改造,部分完成了云湾片区的改造,西湾片区和潘台的城中村改造正在进行,火车东站、汉江水泥制品厂片区改造正强力推进。2008年至今,襄州区已投资3.5亿元用于“八年七大片”开发工程,投资3.96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拆迁住户1930户,拆迁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实施了大规模还建房、保障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开发。

  伴随都市襄阳建设的不断加快,预计未来5年,襄州城区人口将增加一倍,达到30万人以上,需要新开发商品房5万多套,约500多万平方米。目前,作为高档商住区的滨江滨河片、华立凤凰城、天润国际新城等项目已经逐步实施,5年内开发总面积可达550万平方米,届时小清河东岸将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带,“宜居新城”已具雏形,襄州正向襄阳未来的城市中心迈进。

  以国际化视野打造新城区

  襄州的拆迁工作创造了“襄州经验”和“襄州速度”。原定50天完成的襄阳火车东站站前广场103户拆迁任务仅用8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东津新区核心区的1226户不到两个月全部征迁完成。

  “拆迁奇迹”不仅实现了项目建设大提速,还节约、集约了用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改善了人居环境,美化了城市景观。

  未来五年,襄州最大的内需动力在城区,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区,优化环境的重点也在城区。襄州对城区功能定位进行了重新谋划和调整,率先成立城投公司,以国际化视野打造襄州新城区。该区先后投资30.36亿元相继完成航空路、荣华路、交通路、车城南路等50余项重点工程,基本形成“三横七纵”城市交通网络,使中心城区道路内部成网、外围成环,到2016年,城区道路达到150公里;优化公交线网,加快襄州客运站综合性换乘枢纽建设,构筑“安全、便捷、高效、生态、多元”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长征东路至卧龙路的清河大桥,构筑“六横十八纵、五桥连襄州”的城市道路交通骨架。供排水网络更加健全,燃气供应更加便捷。

  此外,该区切实抓好城区绿化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工程,加大道路绿化、公共绿地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现代园林城市景观。充分利用六两河、小清河“二水绕城”的天然优势,打造生态岸线。到2016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

  与此同时,襄州正在加快建设图书馆、科技馆、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把襄州大剧院打造为标志性建筑,并让各类基础设施工程尽快在城市肌理上融入主城区、在城市功能上超越当下的主城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位一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沿316国道走进唐白河畔的双沟境内,便来到了湖北李行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它是该市目前最大的一家专业从事集无公害蔬菜种植、脱水深加工、净化蔬菜直销、冷链配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无公害蔬菜,可以体验采摘的快乐,可以参观脱水蔬菜的生产流程。李行农业是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中现代农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农业板块是示范区建设的特色和亮点,版图面积53.8平方公里,包括15.3平方公里的都市农业示范片和38.3平方公里粮食高产示范片。目前,襄州区已经对园艺工厂、农机装备展示馆、水稻育秧工厂、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食用菌工厂、循环农业园、农用航空园、院士专家科技园、精准农业示范园、综合气象信息服务站、生物质成型燃料示范园、天普太阳能体验馆、正大种子、薰衣草观光园等14个亮点项目进行了选址、包装、立项和申报,部分项目直接与省里进行了对接。截至11月,高产示范片已有4个项目落地,共流转土地6100亩。

  除了现代农业板块,示范区还包括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新社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共四大板块,四位一体整体推进。

  以“池阳新村”为代表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正在顺利推进,落实青苗补偿400余户,迁坟342座,填埋PV水管3000米,安装变压器3个,架设电线2000米,修筑施工便道670米,49栋房屋主体结构可望12月底全部封顶,拆迁旧房和违建50多间,没有出现一起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对襄东高速出口至唐白河大桥沿316国道建房的陈湾、陶岗村和陶王岗、陶河村共361户房屋的立面整治已经完工。

  “拆迁奇迹”不仅实现了项目建设大提速,还节约、集约了用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改善了人居环境,美化了城市景观。

  未来五年,襄州最大的内需动力在城区,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区,优化环境的重点也在城区。襄州对城区功能定位进行了重新谋划和调整,率先成立城投公司,以国际化视野打造襄州新城区。该区先后投资30.36亿元相继完成航空路、荣华路、交通路、车城南路等50余项重点工程,基本形成“三横七纵”城市交通网络,使中心城区道路内部成网、外围成环,到2016年,城区道路达到150公里;优化公交线网,加快襄州客运站综合性换乘枢纽建设,构筑“安全、便捷、高效、生态、多元”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长征东路至卧龙路的清河大桥,构筑“六横十八纵、五桥连襄州”的城市道路交通骨架。供排水网络更加健全,燃气供应更加便捷。

  此外,该区切实抓好城区绿化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工程,加大道路绿化、公共绿地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现代园林城市景观。充分利用六两河、小清河“二水绕城”的天然优势,打造生态岸线。到2016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

  与此同时,襄州正在加快建设图书馆、科技馆、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把襄州大剧院打造为标志性建筑,并让各类基础设施工程尽快在城市肌理上融入主城区、在城市功能上超越当下的主城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位一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沿316国道走进唐白河畔的双沟境内,便来到了湖北李行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它是该市目前最大的一家专业从事集无公害蔬菜种植、脱水深加工、净化蔬菜直销、冷链配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无公害蔬菜,可以体验采摘的快乐,可以参观脱水蔬菜的生产流程。李行农业是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中现代农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农业板块是示范区建设的特色和亮点,版图面积53.8平方公里,包括15.3平方公里的都市农业示范片和38.3平方公里粮食高产示范片。目前,襄州区已经对园艺工厂、农机装备展示馆、水稻育秧工厂、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食用菌工厂、循环农业园、农用航空园、院士专家科技园、精准农业示范园、综合气象信息服务站、生物质成型燃料示范园、天普太阳能体验馆、正大种子、薰衣草观光园等14个亮点项目进行了选址、包装、立项和申报,部分项目直接与省里进行了对接。截至11月,高产示范片已有4个项目落地,共流转土地6100亩。

  除了现代农业板块,示范区还包括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新社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共四大板块,四位一体整体推进。

  以“池阳新村”为代表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正在顺利推进,落实青苗补偿400余户,迁坟342座,填埋PV水管3000米,安装变压器3个,架设电线2000米,修筑施工便道670米,49栋房屋主体结构可望12月底全部封顶,拆迁旧房和违建50多间,没有出现一起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对襄东高速出口至唐白河大桥沿316国道建房的陈湾、陶岗村和陶王岗、陶河村共361户房屋的立面整治已经完工。(来源: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