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襄城城管多措并举筑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础

2013-11-11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徐昭报道:自2013年11月份以来,襄阳市襄城区城管局按照“市创卫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要求,在继续巩固提升市区主、次干道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创卫工作力度,主攻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等创卫薄弱环节,严格对照创建标准,改进管理措施,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城区背街小巷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区城管执法局组织实施背街小巷专项治理行动:集中对江华路、盛丰路、庞公路、龙堤巷等20多条背街小巷进行环境整治,结合辖区实情,利用早(中)晚不同时段集中开展市容环境治理,截止目前完成取缔占道摊点120余处,规范门店经营秩序300多家,规范三车800多辆次,贴单查处机动车乱停放300多台次,科学施划免费停车泊位240余个;同时,组织城维公司对江华路、盛丰路等餐馆门前油污及下水井口进行全面清洗,截止目前餐馆门前油污及下水井口污渍已基本清洗完毕。在完成前期整治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监管,区城管局采取“定人、定岗、定责”等措施,将集中整治和长效监管有机结合,提高管理的质量,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三家齐协力,共同清理整治卫生死角。为加强城区薄弱环节管理,区城管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城维公司齐上阵,对辖区范围内的死角、盲区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清理,截止目前区城管局、办事处(社区)、城维公司共组织实施“死角、盲区清除”行动20多次,出动人员800余人次,执法车辆30台次,清除建委巷等卫生死角和盲区10多处,清运各类积存垃圾杂物6吨;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城管队员加大社区居民宣传力度,自觉抵制各类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500余份,增强了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管理氛围。

  扎实推进“三无”小区规范化整治工作。“三无”小区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区城管局以环境美好小区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指数,每月推动并完成2个示范小区规范化整治工作,逐步解决和消灭“三无”小区管理难题。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区共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小区44个,打造精品示范小区3个,实现了“三无小区”基础清扫保洁全覆盖。2013年,区政府又“投入450万元将25个三无小区打造成综合整治示范小区”列入政府十件实事,通过示范小区创建,全面提升城区“三无小区”环境,真正实现从“三无”到“三有”的转变。

  加大环卫机械投入提高清扫保洁质量。为有效解决城区新增道路和背街小巷环卫清扫质量,城区政府再次出资近300余万元,将新采购一批大、中、小型专业环卫机械车辆,主要用于城区新增道路和背街小巷的清扫,提高道路环卫作业质量和管理实效,此外,我们目前正在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垃圾容器和果皮箱进行全面排查,准备对破损严重,污浊不堪的垃圾容器和果皮箱进行统一更换,确保城区垃圾容器和果皮箱完好率和使用率在98%以上;同时,各城维公司加大垃圾清掏清运力度,并在城区范围内开展“垃圾不落地整治”工程,严格执行垃圾封闭运输管理,杜绝垃圾落地造成二次污染,此外,与临街商户签订三包承若书,定期组织人员对餐馆门前油污和下水井口进行清洗。

  协调市政部门及时修复坏损市政设施。区城管局积极联系协调市政部门,对江华路、盛丰路、龙堤巷沿线破损路沿石、下水井口以及部分道路黄土裸露等现象进行统一修复更新和硬化,同时对龙堤巷堵塞的下水管网进行疏掏,提高市政硬件设施条件和完好率,避免因下水管网堵塞而影响道路环境卫生。截止目前已更新维护下水井口过滤盖20多处,修复破损路沿石18处近300平方米,硬化裸露黄土地面1200平方米,铺装人行道彩砖约600平方米。

  实施马路市场取缔(规范)工程。目前,因菜市场改造和道路维修等原因,江华路、四季青两处马路市场滞留的菜摊暂时无法进入市场内经营,被临时规范在江华路顶端和庞公附一路沿线做过渡性疏导安置,目前城管局已经对两处过渡性马路市场进行了重点整治与规范,并安排专人值守,强化日常巡查监管,杜绝摊点占道违规行为发生。同时对襄城六化建马路市场进行依法取缔,将占道摊点全部进行遣散,保障道路通畅,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固定专人值守,防止摊点“回潮”。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对庞公经济适用房旁马路市场和盛丰路马路市场进行取缔,并不断巩固、提高、完善取缔马路市场的管理质量。

  下一步,襄城区城管局将进一步加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继续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加大检查督办和考评力度,完善强化措施,倒排时间,狠抓落实,扎实有序推进创建工作,不断巩固现有成果,有力地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筑牢创卫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