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住建委参观考察武汉新天达美公司污水处理项目
本网讯 通讯员雷汉卫报道:为推进该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改善村镇居民生产生活环境,8月13日下午,荆门市住建委主任杨剑带领各县(市、区)住建部门主要负责人参观考察了武汉新天达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花山新城污水处理厂和东湖磨山风景区截污工程·碧波宾馆两个污水处理项目。
目前,该市村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少,污水处理率低、前期工作启动慢、建设资金短缺等现象普遍存在。此次参观考察的两个项目采取STCC碳系载体生物滤池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稳定、生态、景观”等特点,属于省村镇建设协会推介的7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对该市村镇污水处理极具借鉴意义。
参观学习期间,杨剑组织各县(市、区)住建部门负责人召开了一次碰头会。杨剑指出,这次活动既是参观学习,也是现场会,更是一次任务交办会。荆门市作为中国农谷战略实施主体,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是灵魂,而污水处理率作为考核绿色生态城镇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现阶段表现堪忧。为推动村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他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要树立紧迫意识。随着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人居环境范例奖、绿色低碳小城镇等创建工作的逐步推广和深入,全国城镇向生态化、低碳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县(市、区)特别是乡镇应增加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将污水处理等涉及到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尽快纳入议事日程,末雨绸缪,早谋划、早安排、早准备。原则上要求4个区(东宝、掇刀、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所辖乡镇今年年底前完成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前期申报工作;3个县(市、区)2014年上半年完成所辖乡镇项目前期申报工作。在此基础上,原则上要求未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省级重点中心镇、特色镇,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市级工业重镇、旅游名镇,镇级市试点镇等重点乡镇以及杨竹流域沿线小城镇必须在2014年底前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配套;其他一般乡镇在2015年年底前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网配套;旅游名村、历史名村、宜居村庄、美丽村庄、传统村落等申报村庄,新、改、扩建规模新型农村社区以及杨竹重点流域沿线新农村建设居民点原则上必须启动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
二是要抓住申报机遇。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作为国家和省“十二五”重点支持项目已近3年,由于多种原因,该市此项工作推动缓慢。各县(市、区)应抓紧指导和督促各乡镇加强项目前期研究,完善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支持政策,加快该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
三是要预征处理费用。针对各乡镇财政紧、资金短缺的现状,拟考察学习重庆等地做法,协同相关部门争取省直部门支持,在小城镇预征污水处理费,专项用于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建设、维护、运行等。
四是要优选处理工艺。各地要结合省村镇建设协会推介给丹江口库区的7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特点,以及各个小城镇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污水成份、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最适合本地的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需按一级A标准考虑。
五要争取项目“团购”。各地要尽快对已批待建、已完成前期、完成部分前期和近期没有建设意愿的乡镇以及成规模的新农村建设居民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项目实施计划表并分阶段推进。为统筹推进项目前期,近期拟建设、前期未启动、资金压力大的镇、村污水处理项目可采取自愿原则,由市住建委组织各县(市、区)、小城镇(村)与相关公司合作洽谈,将项目分类打包,委托合作方先行做项目前期工作,后期由各小城镇(村)自主选择合作方式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