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美容师 扮靓新襄阳——襄城区8月份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本网讯 通讯员刘晨子、龚莉、陶长江报道:盛夏时节,襄城气温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最高气温连续15天突破35度。在高温炙烤的大街小巷,襄城城管人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地辛勤工作,为城市更靓丽默默奉献着,为即将在襄城举行的全省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做足了准备。
扮靓村镇喜迎嘉宾
8月份,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召开在即,会议将充分展示该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果,也是对襄城城市管理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为给与会代表营造整洁、靓丽的城市市容环境,襄城区重点加大了“三线”以及各村镇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的整治工作,掀起了一轮城乡环境整治的新高潮。
随着尹集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305省道尹集段沿线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建筑工地达20余个之多,给沿线市容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此,襄城区全面加强了对沿线建筑工地管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先后为沿线工地发送建筑工地围挡要求和围挡效果宣传图册等资料50余份,并要求工地一律采取硬质围挡,有效控制了工地污染源头。
为充分展示襄城形象,襄城区加大对出口路沿线绿化工程,对303省道鹤子川桥至凤凰温泉入口段沿线裸露土地进行了绿化,共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200余平方米;在303省道石堰路口至凤凰温泉入口处,种植银杏、雪松、广玉兰、红叶石楠等苗木1680余株,种植完后将形成长约1400米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景观带。
随着尹集大学城陆续建成,尹集中心集镇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沿线各类“红棚子”大量增加,严重影响市容面貌。区城管局尹集中队主动联合白云村、尹集村干部职工向经营户宣传出口路沿线市容标准,协助20余经营户对红棚子进行拆除,大学城周边的市容市貌进一步得到净化。
与此同时,襄城区还积极推进出口路沿线村民村宅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对檀溪路至凤凰温泉沿线40余户村居门前堆放的柴草、建筑材料等进行了清理和转移,更新商户招牌6块,清理路边移动招牌15块。针对贾洲村春光路、花木店村归山陵路部分经商户出店经营,村民路边摆摊卖菜影响村容环境的现象,区城管局隆中中队加强了对这些地段的整治力度,共规范出店经营12处,清理游散摊点8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到瓜果疏导点规范经营。
创新打造服务城管
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创新求变是不变的主题。8月份,襄城区在城市管理难点上大胆探索,先试先行,针对夜市、马路市场长期老大难问题,变通思路,改变做法,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闸口夜市管理中,昭明中队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夜市摊点业主成立夜市自治管理委员会,实行夜市行业自治;针对摊点业主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一方面加派人员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对随意倾倒垃圾的拍照取证,并依据相关规定对其实施行政处罚;与摊点业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规范摊点周边环境卫生秩序,并每季度缴纳一定垃圾清理费,由专业环卫公司负责垃圾代运和清扫保洁。经过近一个月的尝试,夜市管理日趋规范,市容环境秩序明显好转。
针对马路市场环境卫生较差,交通拥堵等管理难点,昭明中队在新安街门店一侧施划黄线100米,要求摊主线内经营,自行清理门前垃圾。通过反复宣传及巡查,现在的新安街整洁有序,交通顺畅。为让整治成果形成长效,避免反弹,昭明中队在街道适当位置统一施划三轮车停放区11个,自行车停放区3个,“三车”停放线6个,同时要求市容监督员加强管理,规范停车秩序,加大机动车辆的贴单处罚。目前,新安街附近路段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发生根本性改变。
每到夏季垃圾臭气难闻一直是环卫工作的难点,襄城区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基础上,参考外地先进经验利用科技除臭。8月份襄城区引进首台全自动生态除臭机在滨江路转运站投入使用,该机器采用空中布线的方法,根据使用面积设置多个微雾喷嘴,所有程序均由电脑完成。根据天气、温度、湿度、垃圾量等因素设定工作参数后,全自动除臭机就能定时、定量进行喷洒作业,既降低了操作师傅作业量,又达到了短时间内全覆盖的要求,同时操作师傅们也因此避免因长时间接触腐败垃圾而影响身体健康的安全隐患。同时,除臭液选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的绿色无公害液体。经除臭机雾化后形成小微分子,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小分子,使之被氧化,具有除臭快,效果好、环保等优点。目前,垃圾除臭设备正逐步在城区18座中转站推广。
8月份,为进一步做好新建工地规范化管理工作,区渣土管理办公室组织工地项目负责人参观襄城区梧桐湾二期标准示范工地,学习其工地围挡、临时建筑、渣土存放、车辆运输等规范化流程,与此同时,指导并帮助施工单位完善硬软件建设。截止目前,共督促不规范施工单位3家,安装冲水机2处,新建冲洗槽2个;督促城区建筑工地进一步完善门禁、冲洗槽等相关硬件实施建设,新设置硬质围挡6万多平方米,确保襄城区所有在建工地规范化管理水平达到省、市相关标准,为市民营造干净清爽的出行环境。
楷模引领传递正能量
落水女子的一声呼唤,他大义凛然的动人一跳,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留下的是“该叫城管”的和声细语。面对网格内游散摊点长期扰民的难题,他春风化雨,用温情感动了商户。他就是襄城近年来涌现出的好城管——谢恩堂。
本月,襄城区城管局以“见义勇为,做市民的好城管”为主题举行道德讲堂,局机关及各中队踊跃参加活动。专题活动上,合唱道德歌曲、观看道德影片、倾听谢恩堂专题汇报等活动精彩上演。围绕见义勇为、如何做好市民眼中的好城管等热点问题,来自基层的城管队员们畅所欲言。区环卫所还身体力行,针对干旱导致卧龙镇观音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实际情况,他们调派大型洒水车紧急驰援,为村民们送去了甘甜的自来水,有效缓解了40多位村民的饮水难题。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执法管理与道德素养同等重要。在城市管理体制转型的新时期,襄城区以城管队员谢恩堂等先进典型为楷模,不断为整个城管队伍提供正能量,力求将百姓城管、服务型城管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