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房价下行影响消费是一个伪命题

2008-09-03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近日,有评论人士指出,房价下行将导致消费萎缩(9月1日《上海证券报》)。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就曾表示,大概有30万亿的住房资产在中国居民手中,如果楼市像股指那样继续下滑,30万亿的财产也会贬值。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也认为,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势必损害产业发展,损害经济发展,特别是抑制需求,不符合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政策。

    从抽象的理论层面看,上述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它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房价下跌对于有房者或投资者的消费影响,却回避了无房者与非投资者的情况。

    住房作为不动产或占居民家庭财富比重较大的资产,绝大多数房产所有者更看重房产的使用价值,对于他们来说,房产增值或贬值意义并不是很大。换句话说,房产或涨或跌都不影响居住,不影响使用价值的实现,至少不该影响到当期消费。因此,房价下跌会使房产所有者降低边际消费倾向的推理,从这一角度看就未必正确。传统消费文化中,安居居前,“安居”才能“乐业”。正因解决了安居之忧,所以富余的钱才能放心地用于其它消费,而其它消费也没有理由随房价的变化而变化。

    相反,没有住房的人,为了买房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地攒钱而不敢过多地消费,并且房价越涨就越要节衣缩食减少消费。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房价越高,他们才越会降低边际消费倾向。

    一套房子在不同人眼里意义不同:对于长期或终生居住者来说,无论房价涨跌它永远是一定面积的房屋,因此“将来的贴现值”的意义不是很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假定房屋现在的价值为100万元,明天、后天有可能变成200万元,也可能变成50万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或“将来的贴现值”的概念才能够成立;但这部分人并不占多数。

    我相信目前的调控政策旨在挤出一些市场泡沫,减少行业暴利,并强调增强房屋供应的民生属性,以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非要致地产业于死地。因此,关于房价下跌将引致消费萎缩、宏观调控会损害经济发展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