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产集团:三箭齐发展宏图
当16年前武汉西南一角还是一片农田荒地的时候,可会想到从这里崛起全国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重要的消费类电子和家电生产基地。
大武汉日新月异的变化背后,聚集着一群群饱含奉献精神的耕耘者。
武汉地产集团是其中之一。在政府财政主导的城建计划之外,武汉地产集团成立4年以来,融资200亿元建设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魅力。
为了城市发展,愿做拓荒者
武汉地产集团由原城开集团、统建集团和劳业公司重组而成。1991年,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汉经济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雄心勃勃地要在武汉西南一角建成该市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原统建集团一群实干家成为了这片开发热土的第一批“拓荒者”。“拓荒者”之一、现任武汉地产集团工程二部部长的王涛,当年才20出头。回忆那段艰苦创业的经历,他说:“心里面就想着为城市的未来展示理想、实现抱负,当这样的城市耕耘者,骄傲!”
烛光中绘制出的一份份蓝图逐渐清晰起来。仅仅一年之后,开发区一期5.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场平工程完工,一片片“生地”变成了设施完整的“熟地”。到1997年,他们搭建起38平方公里区域的骨架,电力、通讯、排水等设施齐备,学校、医院、度假村等配套设施健全。
如今,面积近100平方公里的武汉经济开发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入驻,建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当年的荒地已经成为现今的“武汉之窗”和经济新支撑。
从吃螃蟹者到城建“操盘手”
“建筑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抱负”。武汉地产集团的4年,将一本一本“书”打开摆放在800万武汉市民的面前。
武汉地产集团是本地第一家国家级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也是最早闯进市场、率先开发商品房的“吃螃蟹者”。迄今为止,已开发建设了数十个住宅小区,建筑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称,近年来,汉口花园、大江园、玉桥新都等先后落成,不仅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更让之前形象老旧的城区成为了城市时尚生活的中央舞台。
截至2006年,武汉地产集团总资产达62.31亿元,净资产达10.85亿元,分别比2003年组建初期增长88%和43%。在去年武汉市属企业综合评比中,被国资委评为第一名。
谈到集团的发展,武汉地产集团董事长白起鹤说:“公司一直尊崇蓄势待发,积极推进的发展策略。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许多企业面临房地产业的‘冬天’,一筹莫展,但地产集团反而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武汉地产集团的4年,不只给武汉带来一系列高品质的楼盘,更是以城市建设“操盘手”的角色,创造城市价值,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如今,城建及经济适用房投资占集团总投资的比例,已从2004年的20%上升到73%。
缔造城市价值,建设城市未来
今年,武汉地产集团城建投入首次超过200亿元,同时也迎来了丰收年。
伯牙抚琴觅知音之地,投资12.7亿元建设的琴台大剧院已经完工,笑迎第8届中国艺术节。
10月,塔子湖体育中心将剪彩迎接“六城会”,全国最大的全民健身中心在这里诞生。
金秋时节,首义文化广场将开园迎宾,也成为武汉第一座欧式园林。
金银潭畔,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建成,武汉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有了自己的“小汤山”。
每一次外地客人来到武汉,总会由心的感叹: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太快了。
相比较房地产项目20%甚至30%的利润,做城建项目只能在项目建成后拿到1到2个点的管理费。显然,做房地产要比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性项目挣钱来得快得多。那么,武汉地产集团为什么轻“大”重“小”呢?
采访中,白起鹤提到了公司“三箭齐发”的战略:一方面进行房地产开发,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住宅;一方面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国内外企业投资生产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更重要的是,担负城市功能性、公益性项目建设任务,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
白起鹤信心十足地说:“集团‘缔造城市价值,建设城市未来’的使命永远不变,不是不追求经济效益,相反,集团取得的品牌效应正大幅增长。”
去年,武汉市政府把后湖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交给武汉地产集团。5年内,集团需要融资68亿元,建设道路、排水、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公益项目。如今,后湖片开发如火如荼,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崛起一座可聚集30万人口的后湖新城。
武汉经济开发区现已成为武汉经济的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