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姜人杰”们还在,政策再好也救不了房市

2008-10-27 09:43:3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政府该不该救房市?该怎么救?是保房价,还是增销量?这或许是些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不断的论证以及各方利益的公平博弈。但有一点马光远博士的专栏《价格合理,房地产才有刺激内需之用》(10月24日)一文说得非常清楚———“目前房地产困局的一切症结在于远远偏离了居民购买力的价格”。

    最近曝光的号称新中国成立以来腐败金额最高的地市级官员———原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腐败案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据报道,这位分管城建、房地产等领域的副市长,先后收受多名房地产公司贿赂共计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其中8250万元的单笔受贿金额亦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纪录。

    一个普普通通的副市长居然有能耐贪到这种地步,吾辈平民百姓也只能瞠目结舌。这其中到底与苏州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房价有多大关系,我说不清楚。但近来曝光的“姜人杰”式案件仍不胜枚举。去年秋天渐次曝光的重庆地产系列“窝案”,不但在当时就牵出了30多名厅级政府官员和知名开发商,经过一年多的持续侦查和审理,又掀起第二轮审判高潮,一批级别更高的官员纷纷落马(2008年第21期《财经》杂志)。我无意在此一一列举“姜人杰”式的地产弊案,因为这应该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但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地产界已成为贪污腐败的重案区。

    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谁会天真地相信,房地产商们是从自己的口袋中掏钱去贿赂官员,如果是这样,各类富人榜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房产商。为权钱交易买单的也只能是那些无权无势,平时省吃俭用,多花一块钱都会琢磨半天的“房奴”们。你想想,一块地平白无故多出8250万元甚至更多的成本,房价能不离谱吗?这样的房市不出问题,那才奇怪。

    现在政府要救“房市”,当然有其缘由,毕竟房地产背后有着一系列产业,我们不能任其“烂”下去。但有一点要首先明确,只要“姜人杰”们还在,再好的政策也救不了房市。(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