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当工程被掏成一个“瘪包子”

2008-11-21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正在逐步厘清责任。调查显示,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工程存在转包迹象。湘湖站项目业主为杭州地铁集团,主要施工方虽为中铁集团,但到承建方手中已转手了四次———杭州地铁一号线的承建方是中铁四局杭州地铁项目部,而中铁四局隶属于中铁集团下属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11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一个工程居然被转包了4次?这个调查结果可能又会让不少人惊呼“大跌眼镜”,而一位建筑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在建筑市场,没有比这更正常的事情了。

    这位朋友打了一个比方,一个工程就像一个包子,有资质获得施工权的承建方转包给“下家”时,自然要抠出其中的一部分肉馅,就这样,“下家”再转包给“下下家”时依样行事,经层层转包后,最后只可能被掏成一个有皮没馅的“瘪包子”。我觉得朋友的这个比方很形象,看现在那杭州地铁事故现场,完全是一张塌陷的“包子皮”。可怜那被埋葬的十几条人命,作为纳税人,其实他们也就是工程的“投资方”,而现在,却以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这条歇后语: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报道说,据知情人士透露,所谓的“项目部”,通常就是一些有能力却拿不到项目的小公司,这些公司上缴给中铁股份有限公司5%的管理费后,便变身为中铁集团层层下包的最后一环。一次转包抽5%的管理费,我们可以大致算出,经四层转包后,原本100元的工程造价,到最后则只能用75元来完成。而用75元钱干100元钱的活儿还要有利润可赚,怎么办?最便捷的办法就是以次充好。

    中央决定投入4万亿巨资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可以想象,这场“内需之战”将要启动多少大型工程,又有多少承建方正在打着转包和分包的算盘!但愿杭州地铁这张干瘪的“包子皮”能给我们足够的警醒。(来源 :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