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城管局开展亮点工作观摩评比活动
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近日,石首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织近百名一线城管人开展亮点工作观摩评比活动。
观摩团先后到服紫岗街、桥南社区、涎兜湖市场、陈家湖公园管理所等10多个城管典型示范区域进行对照学习,并对沿途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督办。
在服紫岗街与三义路交汇处,整治前这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比较集中,经常导致道路堵塞、周边环境卫生污染严重,过往群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第一大队敢于硬碰硬,下重拳,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对屡教不改的商户、流动摊贩采取“痕迹登记管理”,严格执法,从行动上让服紫岗街的商户与流动摊贩感受到执法人员彻底改善该路段“脏、乱、堵”的决心。经过第一大队不懈努力,最终,还广大群众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出行环境。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第二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及“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主动与桥南社区沟通,在该社区设置便民服务窗口,为老百姓提供房屋维修、建隔热层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公示牌将所需的材料在社区进行公示,有需求的群众将相关材料递交到社区,由社区干部先了解实际情况后再受理审查,符合条件的联系第二大队实地查看,提出处理意见再由社区和城管队员共同监管,既解决了百姓实际问题,又严格落实禁建政策,群众满意度日益提高。
2017年春节前,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第二大队在涎兜湖市场利用闲置土地设置了一个长60米、宽3.6米、占地面积216平方米的钢棚便民服务点,共设30个摊位,涉及服装、小商品、早点、水果等,鼓励周边流动摊贩进入棚内经营,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设置便民服务点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管理,疏堵结合,大大改善了涎兜湖市场周边环境。2017年4月,第二大队联系棚户区改造拆迁办、住建局、社区,利用解放西路一块拆迁空地设置便民服务点8处,既规范了摊贩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又解决了老百姓固定经营场所的问题,从末端执法改为源头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市城区公园管理所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陈家湖公园内配备全时监控系统,监控探头35个,确保公园内各路段、景点,24小时处于监控状态;公园在湖边、园区内,设立大小警示牌40块,温馨提示牌32块,提醒游客注意人身安全。公园管理所实施24小时无缝管理制度,确保全天24小时值守,公园内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解决。公园管理所每半个月开展一次“查顽疾、治隐患、保平安”活动,检查公园内各类设备、设施,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登记上报,并立即进行整改。
市环卫局在通港大道上举办深度清洁城市演练活动。经演练现场抽查表明,目前石首市主要环卫指标已达到了深度清洁标准。即每平方米垃圾总量不超过13克,垃圾从落地到清除不超过13分钟,500平方米范围内烟头不超过5个。
市渣土办严格监管,控制源头,重点抓好渣土从工地到消纳场所两点一线的全程监管,对工地和砂石码头道路全面硬化,在出入口设置洗车槽或冲洗池在全市渣土运输车辆必经路口设置8块宣传牌,引导各类车辆“装平车、覆盖好、严禁漏撒”,并对违反规定者采取“痕迹”管理,以教育劝导为主,针对违规现象出现3次以上或严重违规的,依法严管重罚。据统计,截至2017年7月,渣土办共整治违规上路车辆2000余台次,查处违规渣土运输车辆24台,行政处罚金额3.3万元,有效遏制了车轮带泥、车辆漏撒等问题。
2017年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坚持“创新、协调、法制、人文、服务、共享”发展思路,打造洁美宜居宜业人文环境,推行数字化管理、人性化执法,倡导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不断提升了城市颜值和人文气质。
观摩结束后,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举办工作创新座谈会,对下一步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新目标。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党组书记余军提出,要思创、敢创、善创、恒创。创新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万里长征只走了一步,希望全局上下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班子齐心协力下,全局上下开拓创新,实干重行,敢于超越,勇闯辉煌将不是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