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咸宁正文

咸宁:特色小镇建设活力迸发

2017-08-2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康养小镇、萝卜小镇、砖茶小镇、莲藕小镇、天文小镇……日前举行的湖北·咸宁特色小(城)镇建设推介对接会上,33个特色小镇站台“招亲”,来自国内不同领域的30家企业齐聚一堂,5个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现场签约,意向投资总金额达218亿元。

  精雕细琢巧梳妆 特色小镇喜迎春

  自湖北省全力推进小镇培育创建工作以来,咸宁市在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上,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近年来,咸宁统筹城乡发展,以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和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为重点,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五化同步、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小镇,如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的嘉鱼县官桥新材料小镇、中部地区首个以金融业态为主要特色的贺胜桥金融小镇以及被授名“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的赤壁市赵李桥镇等。

  对接活动为咸宁市特色小镇发展搭建了一条政府和投资主体加强合作的“鹊桥”。会上,咸安区政府与国龄智能养老产业投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就康养小镇、萝卜小镇建设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分别为100亿元、50亿元;赤壁市政府与卓尔集团就砖茶小镇建设签订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28亿元;嘉鱼县陆溪镇政府与康丰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莲藕小镇建设签订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通山县闯王镇人民政府与湖北省九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就天文小镇建设签署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

  “对接会的召开,将拉开咸宁特色小(城)镇建设大幕。这既是一场答疑解惑的培训会,又是助推咸宁特色小(城)镇建设进程的招商会。”咸宁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特色小(城)镇培育创建工作,对于咸宁市而言仍是一个新课题。咸宁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各级政府力量,凝结社会资本力量,聚焦特色,聚焦产业,聚焦市场化运作,用产业的思维,用新的建设理念,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活力小(城)镇。

  科学规划谋发展 掘金绿水青山间

  为加快规划建设步伐、全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咸宁市人民政府已于对接会前夕印发《咸宁市推进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成为了湖北出台特色小镇建设市级实施方案的先行者。

  方案明确提出,力争3年内建成20个城镇建设精美、产业特色鲜明、传统文化彰显、发展态势强劲、体制机制灵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特色小(城)镇。方案的出台将引导咸宁特色小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步实现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转变,走上提前策划、科学规划、精心培育、规划创建的良性发展轨道。

  20个市级特色小镇将如何培育?按照发展规划,咸宁将坚持“一镇一业”,注重抓好主导产业培育。稳妥利用当地独特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重点瞄准基金金融、体育影视、养生养老等新兴产业,兼顾楠竹、茶叶、油茶、麻花及中药等传统特色产业,专注于把一个产业做精做强,围绕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集群,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坚持“产城结合”,注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小镇规划建设上,注重以产业引领特色小镇发展,以产业发展推进小镇建设,通过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坚持“人文融合”,注重抓好历史文化传承。在小镇特色塑造方面,咸宁将注重以山水为形、以本土文化为根,重点挖掘当地的三国文化、闯王文化、桂月文化、万里茶道文化、向阳湖名人文化及瑶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赋予精、气、神,以此铸造特色小镇之魂。

  勇于创新做服务 实现发展加速度

  释放特色小镇内生动力的关键要素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咸宁将坚持“先行先试”,实现创新制度供给。在创建中重塑比较优势,努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环境。在规划建设管理中突出统一。如进一步理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优化精简村镇建设审批程序,实行村镇建房审批“一表制”,推广《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图集》等。同时,还在政策中突出“个性”,实现“优先”,在服务中突出“定制”。

  据了解,咸宁将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多项政策保障。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整体打包列入年度省重点项目,享受省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市级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通过考核验收的小镇进行奖励。为加强对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咸宁已建立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将对各县(市、区)强化指导督办和绩效考评,按工作情况落实奖惩。

  高标准严要求,将有效提高特色小镇建设水平。在规范小镇创建方面,咸宁已制定《咸宁市特色小(城)镇考核细则》与《咸宁市特色小(城)镇创建导则》等。小镇创建中,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坚持“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优胜劣汰、验收命名”原则,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考核验收。年度考核制度达到标准、考核合格、通过验收的特色小镇,将继续兑现扶持政策。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的特色小镇,实行退出机制,下一年度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