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创新,让棚改更快推进
创新,让棚改更快推进
——荆州开发区创新棚改工作方法提高群众满意度
要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棚改攻坚是重要供给手段。为让更多群众实现“安居梦”,荆州开发区创新棚改工作方法,让社区老姨爹、老姨妈成为编外宣传员,先建后征,给群众吃上“定心丸”;尊重棚改户意愿,实现产权置换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自由选择,棚改工作稳步推进。
社区姨爹姨妈成了编外宣传员
“这房子住了几十年,难道你们不想换新的?政府有政策,能让我们住上新房子。”7月初,在月堤路社区,70多岁的老姨爹朱家望正在给大田宿舍的居民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配合棚改前期入户调查。
在社区今年“七一”党员大会上,月堤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志娟发动社区老姨爹、老姨妈担任棚改编外宣传员。朱家望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带动下,月堤社区大田宿舍100多名棚改户对棚改的态度由不理解变成理解和支持,仅2天时间就完成了棚改前期入户调查工作。
老姨爹、老姨妈成为推进棚改入户调查工作的重要力量。为加速推进棚改,荆州开发区推行“先建还迁安置房,后征迁”的方式,在还迁房开建之后,再启动征迁,让群众减少在外租房的时间。
在征迁前,荆州开发区确定周梁玉桥安置房还迁区、三板桥(东都怡景北)还建小区和胜利片区安置房还迁区等3处还迁小区,还迁房面积共约106万平方米,涉及约1万套还迁安置房。按照规划,这些还迁房周边将建设车站、体育场、超市等基础配套设施。
在周梁玉桥社区,50多岁的棚改户李学福说:“听说还迁房的地方都定了,肯定是能搬进去的。”他爽快地签了征迁合同。
补偿选择权在棚改户手中
“我们是还房子,还是给钱?”在周梁玉桥社区,70多岁的棚改户李忠财向棚改工作人员张子健提问咨询。
“根据政策,产权置换和货币补偿,您可以自由选择。”听到工作人员这样回答,李忠财爽快地签了合同。李忠财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早年自己一家三口挤在不到50平米的小房子里,以旧房换新房,按照征收政策,他能换得一套90平米的还迁房,政府还能补偿搬家费和租住费,这样算下来,自己能不出钱住上新房。“没有棚改,我可能一辈子也住不上新房子。”如今,憧憬着搬新居,李忠财满怀欣喜。
棚改征迁补偿安置方案是棚改工作的“牛鼻子”。荆州开发区棚改办负责人介绍,像荆棉一期等棚改区,多数是企业遗留的“筒子楼”,房屋面积狭小,且棚改户经济能力有限。因此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荆州开发区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完善了补偿安置方案,实现产权置换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自由选择。
住进新房子,过上新生活,是每位棚户区居民的梦想。在荆州开发区,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实现了“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矮换高、以危换安”的安居梦。(黄思明、罗成)
来源:荆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