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变革的思维与企业的逻辑

2016-12-1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对于中国整体深度的转型升级,也许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举措。但是,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总是赋予理念先进之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说改的是体制、调的是结构、变的是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最终都要落到企业层面,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企业发展的环境、市场供求关系、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改善提升上。所以,企业和企业家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位的主体。

  纵观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趋势,我们应当在哪些关键点上给予关注?我个人认为有五大趋势:

  绿色低碳锁定未来走向。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也是全球建筑业不可回避的使命,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企业竞争力的砝码。我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发布,使绿色建筑发展上升为国家行动,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决心,也是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绿色建筑市场正在由绿色建筑设计到绿色社区设计、健康建筑群和新型工作区域设计转变,绿色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单体,仅仅注重个体层面的节水、节材、节地、节能,新的建筑理念更应着眼于整个城市、城镇、社区、家庭,甚至渗透在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等各方面。因此,实现建筑业的低排放、低污染、低影响,绿色设计、循环发展、低碳生产、零能耗、零排放、零伤亡等理念和思想,应贯穿在建筑的全过程、全周期、全寿命之中。

  资本竞争助力更上层楼。建筑市场的深度拓展,对于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风险应对等能力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近年来,国际大型承包商都将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融资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建筑承包商没有较强的资本运营能力和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能力,没有市场拓展的风险防范能力,很难跻身产业链上游。

  自主创新开发持续新动力。自主创新是全面的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文化以及体系和机制的创新。在创新支撑上,建筑业企业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的规划与战略管理,构建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换应用与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强化自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文化价值观中,持续创新和卓越技术永远是力量源泉和竞争法宝。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制定全员参与的创新战略,开发出全体员工认同、维护并身体力行的企业创新精神,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互联网融合创造新空间。“互联网﹢”行动计划、BIM技术等的应用,对于工程设计、施工、节能降耗、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不仅在数据与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上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也为项目建造过程中复杂大数据和不确定性问题即时发现和分析解决创造了新的空间及效率。在工程规划、测绘、勘察、设计、施工、调度、安装、制造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利用互联网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专家诊断分析系统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将会实现建筑工程制造全过程智能化,带动生产流程、营销、程控和需求等进行再造,也必将使产业模式和营销模式发生质的飞跃。

  “一带一路”战略开辟新天地。“一带一路”战略,为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增添了新的有力抓手。它以具体项目为支撑,重点开展铁路、公路、港口、电站、油气管线、市政工程、大型光缆、能源开发、城市综合体建设、工业投资、园区开发建设等,既扩大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也促使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国家产业改造和基础设施更新步伐也在加快,这些都为我们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姚宽一)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