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十堰:市住建委全力服务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2013-08-21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袁平和报道:近年来,十堰市住建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城两带”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凝聚力量,全力以赴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

  加快市政道路建设 勾勒车城新版图

  今年,是该市10余条城市主干道路同时在建,在建道路总长50多公里,是历年来该市城区道路建设最多的一年。市住建委克服重重困难,战严寒斗酷暑,在加快推进中岳路、发展大道、京东路等市政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主动服务,按时间要求督办协调推进10条市政重点道路建设。

  中岳路东起上海路,跨人民路、百二河、朝阳路,途径龚家沟,与车城路立交,西至湖南路,道路全长3.41公里,双向六车道,于201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道路建成后,与重庆路、上海路、湖南路、镜潭路、建设大道连接,将形成城区东西快速通道。为加快推进中岳路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现场协调小组紧紧围绕工期目标,科学组织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抢抓施工进度。截至7月底,599户被征迁的居民及17家被征收单位已全部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房屋拆除工作全部完成。福建路、上海路复线及百二河桥已建成通车;水印澜湾桥空心板112片全部预制架设完毕,桥面铺装已完成;龚家沟桥箱梁架设完毕,镜潭沟河道封盖完成;龚家沟桥至水印蓝湾段道路长600米路基稳定层铺设完成,沥青路面底层摊铺完成。跨百二河、人民路高架桥64根桩基全部浇筑完成,箱梁架设已完成。

  发展大道是纵贯十堰城区中西部的一条城市主干道路,建成后将与东环路相接,形成十堰城区外环路,可彻底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状况。目前发展大道路基已形成,西段动力总成段2.7公里水稳、沥青已摊铺完毕,交通标线施划完成。控制性工程神定河大桥下构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箱梁架设作业,各标段配套管线已陆续开始施工。北京路延长线至叶湾隧道东侧、建设大道2700米至叶湾隧道西侧、建设大道至东风工业园路基已完成,综合管沟正在加紧施工;凯旋桥、王湾桥、清潭沟桥正在加快架设;叶湾隧道开挖顺利,已掘进135米。

  京东路起点北京路,终点接天津路,道路规划设计长度2349米,道路宽26米,沥青混凝土路面。2012年8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土方已经开挖完毕,基础施工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今年4月28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目前,施工人员正在抓紧组织施工,力争11月完成路基土石方及防护工程,年底路基工程基本完成。

  此外,市住建委积极服务林荫大道、机场大道、风神大道、和谐大道、西城大道等重点市政道路建设,确保各在建道路顺利推进。

  完善公用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今年以来,为了让广大市民用上环保、清洁、廉价的天然气,市住建委积极督促十堰中石油昆仑燃气和东风燃气两家公司全面推进城区天然气对接入户工程。5月30日,十堰城区8个片区的天然气置换入户工作全部完成,共计12万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

  为满足十堰城区供水需求,市政府将十堰市第三水厂建设列为重点项目,该项目选址郧县长岭经济开发区,取用汉江水源,设计能力为日供水量20万吨,分远、近两期规划建设,预计总投资3.55亿元。第一期设计能力为日供水量10万吨,于2012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近期主要在丹江口水库蓄水前完成取水头部工程。目前,取水口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取水泵房引水管D1400顶管工程已完成20米。

  为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今年十堰城区计划启动50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其中确保完成200公里。截至目前,由市级负责实施的200公里污水主管网建设工程,已启动建设142公里,其中已经完工74公里。由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开发区负责的300公里分支接户管网新建、改造工程,已完成摸底调查和勘查规划设计工作,开始全面启动建设。

  为提升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市住建委积极协调,督促碧水源公司组织更换了21组膜箱,更新21组膜箱的膜丝,并完成了安装调试,7月底已投入正常使用。目前,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已提升3万吨,达到15万吨左右。为进一步提高膜通量,计划9月20日前完成未更换的84箱旧膜组器的离线清洗,并对5.5万吨A/0工艺进水系统进行改造,使神定河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逐步恢复到16.5万吨的设计能力。

  积极服务城镇建设 构建和谐宜居十堰

  为激励各地加快城镇建设,市政府把小城镇建设列为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每年列支100万元对全市新型城镇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公开表彰。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全市各地加大规划编制投入力度,坚持高起点规划,多元化筹资,高品位建设,着力彰显地方文化特色。郧西县以打造“七夕”旅游文化为媒,大力实施“城建靓县”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大手笔推进城市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县城环境靓丽一新。竹溪县汇弯乡以建设竹溪南部中心镇、全县交通枢纽中心、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生态观光旅游中心的“滨江新镇”为契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极大地推进了小城镇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经过努力,今年已争取第一批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6345万元,将有8460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十堰市共争取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和补助资金3亿多元,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813户,使一大批破旧的农村危旧房屋得到整修加固或重建,不仅圆了山区贫困农民几代人的“安居梦”,而且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与此同时,市住建委着力加强行业管理,加大质量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顿力度,重点在建筑施工、市政建设、城市燃气、城市供水排水、城市道路桥梁等六大领域的检查上下功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去年同期相比,安全事故下降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