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项措施加强建设行业中介服务机构监管
本网讯 通讯员邱玉报道:襄阳市城建委深入加强了对全市建设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促进了服务业规范发展,强化了对建设行业中介机构的信用建设,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市已形成了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质量检测等4大类中介机构。
截止2013年3月,全市建设行业共有中介服务机构91家(其中本地61家,外地30家),从业人员共计2000余人。作为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襄阳市城建委主要围绕“诚信、规范、自律”三大原则,采取五项措施做好了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动态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结合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每年有针对性地集中进行一到两次专项检查,就检查情况进行全市通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就监理人员不到位问题,实行了挂牌上岗制度;在施工工地现场设立了实名制公示牌,将工程总监、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的照片、证件编号挂墙公示,向全社会公开;实施了建设工程施工监理报告制度。2012年清理外埠企业3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4家,较好地维护了建筑市场秩序。目前全市中介机构人员到位,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且在建项目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二是加快中介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2012年,重点加大了对信息软件的研发与投入,做好数据收集与整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手段,把企业资质(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质量检测)、执业资格(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的管理、市场招标、质量、安全、合同等信息互联互通,把质量、安全业绩、市场行为和各种不良记录建档立库,向社会公开,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有效约束机制。
建立了中介服务业综合评价机制,设置共性评价、行业个性评价、业主满意度评价和倒扣分、奖励分等制度。委属11个部门通过将在市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集中,定期在联合执法联席会议上通报,通过评分细则,据实打分,及时上网公布,来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中介机构行业信用自律。年度考核的评价结果将作为中介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和向社会推荐的重要依据。
三是开展行业评优表彰活动,深化质量创优引路。实行信用评价激励。对于获得建设工程质量奖项的单位和个人,载入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及相关人员的行为评价进行加分,并作为企业资质审查晋级及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行质量创优加分奖励制度。积极推行质量创优加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创建“隆中杯”、“楚天杯”、“鲁班奖”(市政金杯奖)加分奖励政策,在招投标环节提高评标办法中质量创优得分的权重比例。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介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抓好监理工程师、造价员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每年抓好注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去年先后组织了300余人才参加了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注册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组织了三批监理人员共计350余人参加了岗位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8%;组织了全省造价员襄阳考点的考试工作,300余人参加了考试。
五是成立建设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协会,加强中介服务行业管理。襄阳市建设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是全省第一家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质量检测于一体的中介机构服务行业协会。近年来,协会以服务于政府和企业为宗旨,以推动全市建设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和“窗口”作用,对促进襄阳市建设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来源:襄阳市城建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