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山区房管局物业科创新管理机制服务民生
探索“四位一体”新模式 勇破保障房物业难题
——青山区房管局物业科创新管理机制服务民生
近几年来武汉市大量兴建保障房,当社会焦点在保障房建设数量的时候,青山区已经用超前眼光,探索保障房后期管理模式的建构。而保障房居民中弱势群体多、生活习惯多样等诸多特性,使保障房如何做好物业管理成为全国性命题。青山区房管局物业科在新形势下勇于破题,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新型保障房物业管理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
保障房物业管理 化被动为主动
青山区房管局物业科只有4个人,虽然大家工作很卖力,但是觉得总也忙不完,每天处理各种物业投诉,其中尤其是保障房投诉突出,处理完一起又来一起。去年3月份,青山区房管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召集大家一起“把脉”,怎样从被动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物业管理化被动为主动。
其实,保障房物业管理至今在全国都是一个还需要探索的命题,保障房的居民普遍收入不高,物业费收费率普遍较低,物业公司难以为继;居民很多是还建户,从住惯了的平房搬进了高楼大厦后,生活习惯与小区管理要求还有差距,物业管理难度比较大。
面对这块“硬骨头”,物业科的工作人员去年花了几个月到街道、社区、小区调研,研究管理新模式。
“四位一体”新模式 破解物业管理难
经过调研,物业科的同志们将精力主要放在了临江港湾小区,这是青山第一个棚户区改造还建小区,由于居民生活习惯的惯性,物业公司管理水平和经验不足,街道、社区参与管理不够等原因,造成环境“脏乱差”等现象突出。居民怨声载道,物业公司也选择退出。
通过细致调研,其中的原因也找到:街道社区、小区居民、物业公司之间融合不够,发挥社区群众工作优势、物业公司专业化水平和增强居民归属感不够。必须要把这“四方”凝成一股绳。由此,一种“四位一体”的保障房物业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整合四方力量 理顺物业管理体系
“四位一体”概括来讲,就是街道管理不缺位、社区主动补好位、居民公平摆正位、物业公司服务到位。尽管有了工作方向,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仍是困难重重。
物业科科长李卫说,刚启动时,科里的王承业、郑重等工作人员经常往临江港湾跑,协调街道、社区工作,理顺物业管理体系。街办事处安排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全面整治小区环境和建章建制;社区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党支部建设、社区文化建设、业主自治网络和社区自愿者服务网络建设、社区调解机制的建立等多方面的措施,为物业服务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物业公司在硬件改善上加大投入,先后投入30万元,在街道配合下对环境、道路、绿化、设备全面进行整改;业主委员会则“一手托两头”,做好协调工作。
“四位一体”初显成效 酝酿全区推广
“四位一体”在临江港湾实行了1年多,已经初显成效。比如很多小区常见的乱搭乱盖、乱堆乱放等问题,由于物业公司没有处置权,一直是管理难点,但在临江港湾解决起来就顺畅了许多。物业公司直接上报街道后,街道迅速组织城管中队,在社区的配合下进行整改,整改过后常常会“死灰复燃”,业主委员会就会做好监督和劝导工作。
李卫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保障房物业管理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完善,比如要进一步发挥“四方联动”作用,要想办法找到解决物业公司维持难问题。目前,他们在另一保障房小区“青宜居”展开“四位一体”探索,按照计划,到2015年,全区住宅区物业服务“四位一体”覆盖率达到80%。(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