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探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13-09-0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襄阳探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专家称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襄阳市首个新型农村社区——襄城区尹集乡白云人家,几天前迎来首批504户农民家庭。

  记者漫步白云人家新社区,但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芳草如碧;超市、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机构巧布其中。居民家里,宽带网、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等城里人享有的公共服务这里全有。

  襄阳市委主要领导说,突破传统城镇化模式,统筹推进物的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地面建筑与地下基础设施齐头并进,积极探索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襄阳实施“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实践。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物的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该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将全市2389个村整合为612个社区,采取土地向大户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等多种办法,统筹解决农民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孩子上学等系列事关进城农民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确保农民不失业、不失基本生活保障、收入不减少;

  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统筹推进产业化和城镇化。尹集乡将乡村休闲旅游、花卉苗木、教育科研作为主导产业。村民1.5万亩土地流转给企业,一亩地配套安置20至25名农业工人,全村劳力还不够用;襄州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规划建设了21.5平方公里农产品加工工业园,正大集团、北京新发地等11家企业入驻。目前,已完成投资30多亿元。上半年,襄州区农村劳力首次实现正回流。襄阳高新区突破性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产业,上半年,在建的工业项目达到创历史的209个,总投资1510.5亿元,带动2515名进城农民就业;

  不惜时间和资金,统筹推进地面建筑与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是襄阳探路人的城镇化另一特色。白云人家新社区和池阳新村是襄阳唯一两个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流的新社区。仅池阳新村地下排污管网、强电、弱电等建设就投资了6000多万元,占到整个社区投入的20%。

  省社科院研究员邹进泰认为,襄阳“三个统筹”,探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改变了城镇化过程中,物的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只注重城市外表,不注重城市功能的现象,农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有力探索,有借鉴和启示意义。(邓洪涛、陈茜、化锐、忠保、龙飞)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刘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