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奏响绿色乐章 建设美丽城市
本网讯 通讯员邓华勇报道:2500年前,楚先民顺着沮漳河走出荆山,雄踞江汉,问鼎中原,致远天下。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蜀汉三雄”在当阳留下千古业绩,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张翼德当阳桥独退曹兵、关云长走麦城就发生在当阳。2006年以来,当阳市连续7年跻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行列,2011年居第8位,2012居第7位,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称号。
科学决策 打造城市“名片”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当阳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绿色生态和谐当阳而作出的一项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决策。
当阳市委书记郑廷贵说:“国家园林城市,是目前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品牌和名片,是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园,我们有五大良好基础:一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当阳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源过渡的丘陵地带,过渡特征明显,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兼而有之,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市区内及周边拥有沮河、玉泉河等众多水面和长坂坡、锦屏山等众多山体丘陵,历史悠久的沮水贯穿整个城市中心,为当阳城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天然具备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条件。二是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该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展态势日益强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2年财政总收入22.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2亿元。财政总收入较2010年翻了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翻了一番多。目前,市财政可以集中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进一步改善城市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三是有扎实的工作基础。近年来,该市通过扎实的创建活动,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批村镇、单位受到上级表彰。四是有良好的人文基础。近年来,全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工程,着力塑造新时期当阳跨越发展的“精气神”,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五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的城市创建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也从创建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人民群众也越来越关心城市建设和发展,把当阳建设得更加美好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所有这些,都为创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创园’成功,我们可以借‘国家园林城市’这张亮丽‘名片’,提升该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该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特色城市品牌。”
市委重视 给予重点扶持
“创园目的不仅仅光是拿这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为子孙后代谋福,为此投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郑廷贵说。
为给城市增绿量,绿化建设上档次,当阳在建设资金上优先保障绿化建设,在绿化法规出台上重点扶持,并下决心把城市黄金地带拿出来建设公园绿地,斥巨资打造绿化精品。为推动全市拆墙透绿行动,市委、市政府机关带头拆除院墙,透绿于民,并亲自督办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对不达标者严格问责。坚持从人民群众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每年承诺为人民群众办理“十件实事”,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实事工程最大程度的支持,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造和提档升级、农村危房改造、“安全水进村”、“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
全力建设 打造美丽当阳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该市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当阳。”郑廷贵说。
围绕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城市,当阳进一步深化“四城联创”,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新城。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洁万家”活动,加快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抓好村庄整治和宜居村庄建设,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当阳风格和特色,挖掘三国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城市文化氛围。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要求,科学规划、科学定位,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带,打造生态新型城镇带,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坚持品质建设。确保每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都是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加快实施园林绿化“六大工程”,抓好城市绿化美化,让城市更加靓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东群路等道路综合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不断提高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坚持精细管理。加强市政园林设施的维护管养,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实施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全面加强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区清洁靓丽。
以人为本 全民积极参与
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发动广大市民爱绿、护绿、建绿,形成了全民共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充分尊重民意。始终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尽可能把社会各界的意愿反映到创园过程当中。在市树市花评选、重大绿化项目建设等方面上,都通过专家论证、民意调查、网上投票等方式,让广大市民直接参与决策,集中民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广泛聚集民力。在协调各部门整体联动,合力推进创园的同时,通过深入宣传发动,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和共建意识,积极开展公共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形成了全民关心支持创园、积极参与创园的良好氛围。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全市上下将为之持续奋斗的目标,我们有必胜的信心。”郑廷贵大手一挥,目光坚定。(来源:当阳市住建局)
科学决策 打造城市“名片”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当阳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绿色生态和谐当阳而作出的一项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决策。
当阳市委书记郑廷贵说:“国家园林城市,是目前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品牌和名片,是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园,我们有五大良好基础:一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当阳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源过渡的丘陵地带,过渡特征明显,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兼而有之,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市区内及周边拥有沮河、玉泉河等众多水面和长坂坡、锦屏山等众多山体丘陵,历史悠久的沮水贯穿整个城市中心,为当阳城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天然具备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条件。二是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该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展态势日益强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2年财政总收入22.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2亿元。财政总收入较2010年翻了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翻了一番多。目前,市财政可以集中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进一步改善城市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三是有扎实的工作基础。近年来,该市通过扎实的创建活动,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批村镇、单位受到上级表彰。四是有良好的人文基础。近年来,全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工程,着力塑造新时期当阳跨越发展的“精气神”,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五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的城市创建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也从创建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人民群众也越来越关心城市建设和发展,把当阳建设得更加美好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所有这些,都为创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创园’成功,我们可以借‘国家园林城市’这张亮丽‘名片’,提升该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该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特色城市品牌。”
市委重视 给予重点扶持
“创园目的不仅仅光是拿这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为子孙后代谋福,为此投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郑廷贵说。
为给城市增绿量,绿化建设上档次,当阳在建设资金上优先保障绿化建设,在绿化法规出台上重点扶持,并下决心把城市黄金地带拿出来建设公园绿地,斥巨资打造绿化精品。为推动全市拆墙透绿行动,市委、市政府机关带头拆除院墙,透绿于民,并亲自督办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对不达标者严格问责。坚持从人民群众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每年承诺为人民群众办理“十件实事”,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实事工程最大程度的支持,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造和提档升级、农村危房改造、“安全水进村”、“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
全力建设 打造美丽当阳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该市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当阳。”郑廷贵说。
围绕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城市,当阳进一步深化“四城联创”,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新城。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洁万家”活动,加快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抓好村庄整治和宜居村庄建设,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当阳风格和特色,挖掘三国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城市文化氛围。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要求,科学规划、科学定位,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带,打造生态新型城镇带,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坚持品质建设。确保每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都是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加快实施园林绿化“六大工程”,抓好城市绿化美化,让城市更加靓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东群路等道路综合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不断提高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坚持精细管理。加强市政园林设施的维护管养,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实施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全面加强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区清洁靓丽。
以人为本 全民积极参与
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发动广大市民爱绿、护绿、建绿,形成了全民共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充分尊重民意。始终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尽可能把社会各界的意愿反映到创园过程当中。在市树市花评选、重大绿化项目建设等方面上,都通过专家论证、民意调查、网上投票等方式,让广大市民直接参与决策,集中民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广泛聚集民力。在协调各部门整体联动,合力推进创园的同时,通过深入宣传发动,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和共建意识,积极开展公共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形成了全民关心支持创园、积极参与创园的良好氛围。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全市上下将为之持续奋斗的目标,我们有必胜的信心。”郑廷贵大手一挥,目光坚定。(来源:当阳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