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荆州正文

松滋:体育旅游“洈水模式”初探

2017-08-07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这座小镇,景能动人,人动成景
——体育旅游“洈水模式”初探

    洈水,以前也许熟悉的人不多。然而,去年举办的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让洈水火了。日前,在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全国四地作典型发言,“洈水模式”位列其中。

  旅游+体育,让风景动起来

  洈水风景区位于松滋市西南部,由洈水人工淡水湖、洈水国家森林公园和溶洞群组成。然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未让这个小镇获得足够的关注度。

  去年4月,鄂旅投整合该景区后,一次性投资过亿元,在洈水建成了占地407亩的自驾运动营地,集户外运动、观光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居住为一体,成为全国首个五星级露营基地,打造成洈水小镇核心景区,当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

  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6000多万元,均同比增长150%。全年接待游客数预计可达50万人次,到2020年有望实现“百万游客、3亿元收入”的目标。

  产业链拉长,体育元素扎堆

  洈水基地,目光不仅仅盯着汽车。

  国家级标准的竞技钓鱼池、水上运动码头、丛林高尔夫球场、泡泡足球、攻防箭、高低空探险、丛林CS等休闲体育项目,让游客兴致不减,也为营地带来多次消费。

  产业链条延伸,人气持续增长,吸引各类体育运动元素在洈水扎堆。目前,常年在洈水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包括汽车自驾、游泳、钓鱼、皮划艇、登山、攀岩、骑行、徒步等20多项,各类大大小小的赛事常年不断。

  洈水体育运动俱乐部应运而生,现有会员1000多名。各类专项运动俱乐部也在陆续组建中。

  差异化打造,特色更加鲜明

  今年,鄂旅投计划以洈水汽车营地为依托,升级建设洈水运动休闲小镇。

  小镇占地约7800亩,重点打造户外运动类、趣味运动类、竞技体育类、娱乐运动类、极限运动类等五大体育运动类别和片区,将运动融入生态观光和旅游度假之中。

  届时,这座依山傍水的小镇,将形成集“体育训练、体育赛事、体育教育、体育研发、体育健康、体育商业运营、体育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小镇的持续发展。

  目前,项目策划方案基本确定,今年年内2000亩片区将开工建设,首期概算投资10亿元,明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特色小镇,不可“跑偏”,不宜“跟跑”

    “洈水模式”打开局面,鄂旅投初探成功路径后,一批以“景区+营地+特色小镇”模式发展的特色小镇正在全省落地开花,目前已规划布局了“禅养”“水乡”“避暑”“历史街区”四类小镇。

  在黄梅,依托黄梅禅文化旅游区,建一座以禅服、禅茶、禅乐,禅养、禅食、禅居等为主题的小镇,慢享禅意生活;

  在仙桃,依托百里排湖先天的水域资源优势和浓郁的江汉水乡文化特色,打造一个中部独具水乡风情的文旅特色小镇;

  在咸宁,以九宫山云中湖景区为依托,将建成华中地区最好的集观光、科普、科研一体的星光公园,打造九宫山云中湖-铜鼓包避暑观星小镇;

  在恩施,依托大峡谷景区,一个融合民俗、商贸、酒店、餐饮、社区等的土苗风情的特色小镇女儿寨脱颖而出;

  在荆州,依托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文旅特色小镇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教育、城市生活为一体。

  目前,这些小镇都已正式开工投入建设。接下来,大洪山禅养小镇、东方山琉璃小镇、荆州龙凤庄、大老岭避暑小镇、洪湖悦兮小镇、鄂州红莲水镇等特色小镇项目也将逐步开建。

  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如何避免同质化、产业如何聚集,“洈水模式”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不应该是机械复制的样本。

  在上月底举行的特色小镇发展高峰论坛上,不少专家指出,地方打造特色小镇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苗头,需要及时应对。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认为,有的地方过分强调速度,有跑偏的倾向。比如,三两年就想建成一个特色小镇,这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绝大部分特色小镇是需要时间的,西塘这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镇是特例,像上海吴泾镇这样的产业小镇,也都布局了一二十年。

  此外,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盲目抄袭现象,导致同质化。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指出,特色小镇要讲特色,特色可以从深度和广度来判断。深度是指特色必须具有“唯一性”,广度就是看有几个特色。“深”则效果好,“广”则竞争力强。(陈熹、胡光峻)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