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荆门正文

荆门:加快建设美丽荆城 幸福家园

2013-04-03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美丽荆城 幸福家园
——荆门市加快城市建设纪实

    本网讯 通讯员马继华、雷汉卫报道:每天清晨,在荆门城区的游园广场里、公园绿地上,晨练的人们跳着舞蹈、打着太极拳,心情愉悦地迎接新一天的开始。傍晚,或伴着家人漫步于美丽的城市街道,或跟朋友到生态运动公园锻炼,共享生活的美好——如今的荆城,处处充满美丽的景象,让每一位市民引以为傲!

  葛洲坝水泥厂异地技改启动、三水厂20.4公里管道取水工程全线贯通、构建“三环八射”城市主干道路骨架、漳河保护“三圈”范围线勘界立标……近三年,该市按照“生态、人本、和谐、宜居”的理念,每年投入10多亿元构建城市主干道路骨架,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谱写了“大手笔、大变化、大辉煌”的灿烂篇章。2011年,在全国37个申报城市中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夺得第五届“楚天杯”。2012年,在全省首次城市工作会议上荆门作为地市级唯一代表作了经验发言。

    “一心四城” 城市空间更优化

  工业发展,人口增加,车辆增多……城市承载力与城市发展矛盾凸显,面对这样一个城市发展受阻的空间,该市充分分析城市环境和资源容量,顺应城市发展需要,跳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着力构建“一心四城”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大城市框架。提出以老城区为中心,“西进、东扩、南延、北拓”的城市建设新思路,向西打造漳河“零工业”生态新城,向东依托荆门石化打造化工循环产业新城,向南跨荆宜高速打造荆门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向北拓展打造东宝工业新城,实现从“两山挟城”到“山湖抱城”。
  徜徉在新城建设现场,施工热火朝天的新城区,无处不彰显着荆门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市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按照“建一个园区,催生一座新城,带动一片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四大功能区”建设,加快向建成区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鄂中区域大城市迈进。

  漳河新区生态新城拉开框架,总体建设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复。红线宽95米的漳河大道城区段今年底通车,双喜大道、荆山大道、天鹅路等新区“四横六纵”主干路网加快建设。双喜二期、双仙、杨店、周河、响岭二期、凤凰湖等6个还建新社区建设全面启动。政务中心、天鹅小区、国华人寿暨天平车险全国电话营销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荆门新火车站客运中心、荆门中央商务区、楚天广场等多个投资数十亿元的城建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荆门高新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东宝工业园正在阔步迈向“千亿园区”,加快推进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工业污水、热力供应、工业管廊等公用工程建设。荆门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通过科技部验收,南片区“三横三纵”主干路网建设全面启动,园区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兴隆、迎春、凤凰、天乐等万人社区加快建设,其中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李宁凤凰苑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解决农民工住房近1000套。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规划28平方公里,北京塝万人社区开工建设,荆门石化1000万吨扩能改造加快推进,煤制氢等重大配套项目即将落地。东宝工业园区控规面积30平方公里,“一环三纵五横”勾勒出新城“骨架”,华能热电、仪邦物流、三一重工等重大项目落户。

    生态先行 城市环境更宜居

  每天傍晚,家住竹园路的林大爷都会沿着竹皮河畔锻炼。“真没想到城市里也有这么优美的环境,早上在浏河岛游园晨练,傍晚沿竹皮河散步,一路都是鸟语花香,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座公园,我和老伴都很享受目前的老年生活。”林大爷的感叹,说出荆门百姓的心声。

  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随着荆门城区规模的扩大,该市坚持城市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并重,将“城乡互化”和“生态建城”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竹皮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广大市民的关注。为让竹皮河焕发新颜、恢复生态功能,今年启动总投资6亿多元的竹皮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计划对海慧沟、浏河上游河道进行整治,清淤疏浚河道,沿岸实施截污、绿化,逐步实现竹皮河城区段水清、水满、水生态。

  严格落实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中心城区湖泊水系保护规划,对漳河“三圈”保护线勘界立标,在漳河沿线88公里范围内埋设界桩1758个,切实加强了漳河水资源和周边环境保护。着力打造漳河生态新城。制订漳河新区44平方公里绿色建筑全覆盖方案,规划民用建筑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大型公共建筑按二、三星级标准建设。规划将漳河镇打造成北欧峡湾风情小镇,在新区建设双仙河、荆西公园、凤凰湖湿地公园、荆门新火车站客运中心绿化广场、漳河大道景观绿化、城市绿道等大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绿化景观,打造“绿水成网”的绿色低碳示范新城。

  一直以来,葛洲坝水泥厂排放的粉尘极大地影响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搬迁葛洲坝水泥厂”备受市民关注。2011年,由128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搬迁葛洲坝水泥厂》,曾被称为荆门“史上最多联名人”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工程,于当年全面启动葛洲坝水泥厂异地技改前期调研、选址、投资估算、招商等工作。今年2月7日,荆门市政府与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福建麒麟建工集团就葛洲坝水泥厂异地技改暨老厂区地块开发签署正式协议,明确了老厂区异地技改搬迁时间表,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等任务分工,该市水泥行业重组壮大和葛洲坝水泥厂搬迁改造由多年的设想变为现实。

  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近三年来,该市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生态花园城市,建成天鹅湖公园、生态运动公园、鸳鸯亭游园、象山三路游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改造提升龙泉公园、东宝山公园等绿地景观,象山樱花园、玉兰园已见雏形,东宝山建成8000平方米对节白蜡园,正在建设栾树园、银杏园;打造“一路一品、一街一景” 道路绿化景观,播种12万平方米自衍花卉装点城市;拆除10多万平方米临街建筑透绿、增绿,绿化伸出了栅栏,鲜花开满了荆城,城市在绿色营造中更显生态。

    夯实基础 城市功能更完善

  城市建设,根本目的在于惠民,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该市坚持以人为本抓城市建设,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与改善民生结合,把重点工程建设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让广大市民共享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成果。

  实施城区安全供水工程。去年10月28日,连续两年被市政府列为“十件实事”之首和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的中心城区管道取水工程经过19个月的紧张施工全线贯通,20.4公里管道工程按期建成,三水厂水源由明渠取水改为管道取水,城区近50万居民实现了“直饮”漳河水的梦想。葛洲坝水泥厂自备水厂整合完成。今年,将实施三水厂絮凝沉淀等工程,确保城区供水水质年内达到新国标106项标准。

  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根据中心城区地容地貌,中期规划构建“三环八射”城市主干道路骨架,建设互联互通、内外顺畅、运行有序、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城市西外环、东外环、泉水大道、长宁大道北段、深圳大道东段等主干道路及互连次干道建设全面启动,打通象山一路的罗汉山隧道、拉通双喜大道的象山隧道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城市绿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启动,老城区实施“六路六口”改造,城市路网结构更趋合理,市民出行效率逐步提高。

  今年,该市还将建成北城区供热管网,力争年内供热,部分地区规划实施冷热联供;继续实施中心城区菜市场改造升级,启动10家,完成5家;开工建设城区天然气门站和天然气环网,解决荆门用气的调峰问题,为市民稳定用气提供保障。

    精致建城 城市更有品位
 
  城市是什么?它在承载着繁华的车水马龙、拥挤的钢筋水泥的同时,还有一段段的市民生活记忆。一幢建筑、一个雕塑、甚至只是一个公交站台,都可能铭刻着城市的历史。

  市委书记、市长万勇曾多次在周六城建例会上指出:“规划设计要将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统一结合,要把城市当自己的客厅来打造,每条道路、每栋建筑、每处绿地乃至路灯、公交站台站棚等都要精心规划、精细设计、精品精作,尽量不留遗憾,尽力让它成为将来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他亲自组织从事规划设计的同志观看我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建筑师王澍关于规划设计的访谈节目,并带队到杭州实地参观王澍作品,汲取先进理念和经验。在他的倡导下,该市加大规划投入,实行“开门”编规划、“借脑”编规划、“阳光规划”,与知名院校组建了规划设计联盟;建立了周六城建例会制度、县(市、区)长讲规划及新区园区规划讲评制度等规划设计评审新机制,明确了店招店牌、路灯等街景整治方案市区分级审查责任,强化规划设计精品理念,从规划设计层面保证了城市精致建设、品位提升。

  三年来,该市规划设计提速提质,城区近期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实现全覆盖,新区、园区基本建立宏观—中观—微观的规划体系,城市综合交通、城区道路命名、电力设施布局等重要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智慧城市、城市绿道、绿色建筑、快速公交等新型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启动,中央商务区、胡祠堂改造、政务中心、双喜小区、荆楚文化广场、双仙河、杨树港生态景观廊道、荆西公园、凤凰湖湿地公园、竹皮河综合治理、漳河大道、西外环等80多个城建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完成……这都将是荆门精致建城的最新注脚。

  该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挖掘利用文化资源,丰富景观内涵,凸显城市风貌,展现城市魅力。在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上,以“华夏第一县、神州第一书”为主题的荆门园入围全国116个参展城市20强,成为唯一获得三项大奖的地级市。正在建设的北京园博会荆门园以中国农谷(谷之源、农之脉)为核心要义设计,以曲线型水系(汉江)贯穿全园,充分展示了中国农谷的深厚内涵。去年该市成功举办湖北省首届精品菊花展暨中国农谷·荆门市第十九届菊花展,展览期间每天吸引2万多人次参观游览。目前,该市正在积极申办全国精品菊花展,届时必将办成城市精品文化盛宴。

  2013年,该市中心城区城建计划安排项目87个,投资32亿元,投资规模再创新高,重点建设漳河新区,配套园区基础设施,推进生态文明工程,实施民生保障工程。竹皮河整治、双仙河等城市生态工程,东外环、西外环等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双仙、杨店等新城镇还建社区将全面启动,城市发展框架将进一步拓展,城市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将进一步提升。“统一规划、统一计划、分类定补、包干使用、分级实施、目标考核”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机制、城建计划项目实施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城建计划项目进行土地和资金需求测算、按区域安排项目、按投资渠道制定项目资金筹措办法等新机制新办法新举措,将有力推进荆门城市建设续写新篇章,加速我们荆楚古城的嬗变和腾飞……

  大提速、大发展、大跨越。伴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该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无论是走在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上,还是置身绿树成荫的游园广场里,或者,来到漳河新区,市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慨:美丽荆门,我们幸福的家园!(来源:荆门市住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