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产城融合 多点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探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在十八大将城镇化建设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之时,鄂州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定下这样的基调。
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担负着为全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率先探路和示范的任务。
新型城镇化剑指何方?鄂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城镇化建设不应止步于简单的规模扩张,更在于规模与质量并举,要积极探索鄂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随即,以“产城融合、多点支撑”为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大幕徐徐拉开。
“主城”与“新城”同向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是鄂州城市发展的自我定位。
“组群”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以全域理念编制的“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之中,即:以主城为龙头、新城为支撑、特色镇为链接、农村新社区为基础。
今天,由主城和葛华科技新城、鄂城转型发展新区、华容临港新城、梧桐湖新区组成的“一主四新”的城市格局正从概念中健步走来。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武汉新港战略。自此,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水军基地,位于华容区段店镇的三江港,蛰伏千年后破茧而出,港城一体的华容临港新城强势崛起。
2009年,省联发投与鄂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开发建设梧桐湖新区。曾经无人问津的梧桐湖一夜之间成为一片发展的热土,朝着湖滨生态新城的目标进发。
“一主四新”一齐发力,强有力地支撑起鄂州组群式大城市的骨架,特色镇和农村新社区则让城市更加“丰腴饱满”。
按照“四位一体”的空间布局,鄂州已规划建设10个特色镇和106个农村新社区。当前,先期规划的融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特色产业为一体的10个特色镇全部启动建设。所有乡镇每年都有2个以上的新社区在建。沿长港、葛湖、燕矶杨叶、蒲团庙岭4条线的新社区示范带正在逐步形成。同时,新社区、新产业同步推进,新社区成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生产”与“生活”同步新城的建设,既是重大机遇,某种程度上也是挑战。一旦规划不当、建设走偏,新城建设就容易沦为简单的房地产开发。乍一看像一座现代城市,但一到晚上便成一座缺少生气的“睡城”。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
产业支撑,被写进新城建设的“卷首”。
2011年11月,华容临港新城掘得第一桶金,在“百家国际知名企业新港行”活动中独揽338.2亿元的签约资金。过去两年,三江航天和中建股份掷金百亿、吞吐量300万吨的鄂钢长航工业港竣工、投资6亿元的鸿昇矿业投产……一系列“组合拳”托举起新城产业的身躯。
不会深陷“睡城”的囹圄,并不意味着新城的目标唾手可得,只有生产不见生活“大车间”式的新城不是新型城镇化题中应有之义。
葛店最初被定位为开发区,重生产轻生活有其历史渊源。而且,在全省129个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中,葛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远离城区的开发区,可供利用的城市资源非常有限。
正因为基础差、底子薄,葛店开发区吹响“赶路”的号角,按新城标准规划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建设在全域78平方公里内全面铺开。去年仅路网建设一项,就投入资金12亿元,28条主次干道同时在建,创历史之最。
曾有落户开发区的客商发出“买卷卫生纸都要去武汉”的感慨。此种观点虽有夸大之嫌,但多少反映出在这里生活的不便。
类似的声音正逐渐烟消云散,武商、中百等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相继启动建设,满足生活需要的公共设施建设正在“追赶”城市发展的步伐。
“造城”与“留人”同行如果说“造城”堪比愚公移山,那么“留人”可谓精卫填海。从过去的荒郊村野蜕变成为现在的产业新城,比土地城市化更为艰巨的任务是人口城市化。
白浒镇村是葛店开发区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随着这些年开发区的拓展,该村村民已离开世代生存的土地,1000多名劳动力被分别安置在当地铸造创业园的10多家企业,实现本地就业。
每年,开发区都会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失地农民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和创业贷款贴息。去年“开张”的葛店开发区失地农民创业一条街上,500多位失地农民成功当上了“小老板”。
“本地就业”得益于新城自身的产业发展,“本地居住”则还需公共服务的同步跟进,让进城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2009年,东沟镇大垅村所在地区乘上梧桐湖新区的“快车”。
原村党支部书记胡长林还没想明白,他的生活就斗转星移:去六十(地名)的时间从1个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村里的耕牛从170头减少到3头;打工从自己出门找到有人上门请……去年一整年,胡长林都在社区二期工地上打工。在他身后,一幢幢新居拔地而起。全部建成后,大垅社区能容纳2339户8186人。
新社区建设带来人口聚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得以实现。“下楼就能买菜、出门就能看病。”即将住进社区的胡长林对以后的城市生活满怀憧憬。
“出形象”是标,“出民生”才是本。大垅村“两委”班子正在张罗为村民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事,让住进社区的村民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产业发展,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城镇建设,给出了人往哪里去的答案。可以预见,循着产城融合之路走下去,鄂州“一主四新”的5个城市支点必会如烟花集束绽放,光彩夺目。(来源: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