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显成效

2013-07-0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张天强、张涛报道:动物园建设工程已进入建设规划方案编制阶段、长虹路海润名都绿荫生态停车场已改造完工、月亮湾湿地公园改造工程已制定施工路线图、环城公园长春景区改造工程已成立了项目部,准备了一期施工作业面........近日,记者从襄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牵头单位——市城管局了解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正扎实有效推进,多项支撑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襄阳市城管局坚持以文化引领创建工作,围绕建设特色城市的创建目标,突出群众共建共享的创建原则,研究制定了《襄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方案》,对创建任务进行分类梳理,制定了起步、攻坚、冲刺三阶段实施计划,向建设、规划、环保、林业和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23个责任单位提出了创建任务,制定了创建工作路线图,保障了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该市按照“种树要种出规模、种出气势,达到一街一景”的要求,扎实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一是修编《襄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2—2020年)》,规划到2015年绿化覆盖率为45%、绿地率为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数为0.1座,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同时启动编制了《襄阳市城市绿线规划》、《襄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配套规划,建立了依规建绿的体制。二是加快公园绿地、风景区建设,提高人均绿地占有比率。已启动紫贞、长门遗址、临汉门等三个新增公园建设以及环城公园长春景区和月亮湾湿地公园改造工程。启动了习家池核心区35公顷景观建设,正在申报岘山风景名胜区。三是突出道路景观绿化,打造城市道路绿色骨架。完成了“两线”(南湖宾馆至凤凰温泉、南湖宾馆至襄阳机场)、滨江路、清河路、樊苑路等总计43.5公里的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即将完成襄南大道、襄新大道、东津段内环线、深南大道等总计59.8公里的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已编制了南湖宾馆至习家祠、内环南路、内环西路、长虹路及长虹北路、航空路和高速公路(襄阳西、隆中)出口节点道路绿化建设和改造方案。四是启动了滨江水系景观带和山体绿道建设,形成“水秀而可近,山绿且可亲”的城市景观。完成了岘山6.7公里绿道建设,启动了清河三桥至四桥8.3公里的河岸景观建设和南渠两岸4.5公里一期景观建设。五是保护古树名木,引种乡土树种,彰显古城文化底蕴。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工作,评定各级古树名木148株,完成城区9条道路24个节点春季乡土树种栽植,使乡土树种数量基本达到国家指标要求。六是实施增绿、补绿和见缝插绿。开展拆墙透绿工程,实现透绿增绿18万多平方米;实施城市“绿荫惠民”工程,改建市区林荫停车场,正对长虹路、大庆路、铁佛寺路3处生态林荫停车场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实施立体绿化,完成了隆中、西出口、华中光彩等高速桥桥墩立体绿化。七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启动了市区人行道改造、积水点区域改造、新建道路路灯配套等工程,提高了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该市将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利用好绿色生态文化和绿色资源禀赋,合理构建绿色功能区、绿色生态城市体系,促进城市与环境共同发展,让绿色、低碳、环保文化成为襄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中的一大亮点,彰显“山水城洲”的城市特色。落实“蓝天碧水工程”,建好紫贞、长门遗址等城市公园,新建市动物园、儿童公园、老年公园、体育公园等一批专类公园,新建鱼梁洲广场、东津新区广场等一批城市广场;在汉江、小清河、南渠、大吕沟岸线新建一批开敞式滨水游园;充分利用汉江、小清河、唐白河、大吕沟、南渠等七大水系,大规模开展岸线绿化工程建设,着重建设滨江大道长虹桥南至万山、汉江北岸月亮湾至清河口段的景观带及小清河和南渠两岸滨水景观带绿化工程,形成“清水城中过,绿色漫襄阳”的城市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