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仙桃正文

仙桃:城区雨污分流及黑臭水体治理稳步推进

2018-08-15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2017年以来,仙桃委对照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全面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及黑臭水体治理,不讲条件、不惜代价、不打折扣坚决整改,力争2018年底基本完成城区七河三片两疏淤一路网建设改造工作,2020年底还净于民、还清于河、还生态于城市。目前,各项治理工作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按照“统一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对和平路以西、西环路以东、滨江大道以南、沔州大道以北区域的七河三片两疏淤一路网进行建设改造(七河即通顺河、仙下河、洛江河、汪洲河、肖杨河、汉南河、叶河黑臭水体治理;三片即城东、城西、仙桃工业园片区;两疏淤即城乡渠、四清河疏淤;一路网即主管网雨污分流建设),整治面积60平方公里,工程总概算13亿元(城区雨污分流投资4.4亿元,河流截污管网投资3.25亿元,河流生态修复5.35亿元),计划新建排水管道99880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81亿元,铺设排水管道52788米,占比53%。

  七河截污管道全面启动。计划新建截污管道47600米,已投入8813万元,新建截污管道13438米,占比28%。一是通顺河截污工程计划新建截污管道19200米,已完成袁市闸至桃源大道段截污管道500米,占比3%。二是仙下河截污工程计划新建截污管道5500米,已完成4160米,完成西桥至流潭闸段截污管道建设,正在进行流潭闸至叶王路段沉井施工,占比76%。三是汉南河截污工程计划新建截污管道7000米,已基本完成汉江路以东段截污管道980米,占比14%。四是肖杨河截污工程计划新建截污管道7000米,已完成4100米,占比59%。五是叶河截污工程计划新建截污管道4600米,已完成2850米,占比62%。六是洛江河截污工程计划新建截污管道3600米,已完成148米,占比4%;七是汪洲河截污工程已完工,新建截污管道700米、封堵排污口14个,占比100%。

  城区雨污分流加快实施。计划新建雨污分流管道52280米,已投入1.93亿元,新建雨污分流管道39350米,占比75%。一是城东片区。黄金大道东段(汪洲河至和平路段)污水主管全部建成,雨水主管完成78%;仙桃大道东段(汪洲河至和平路段)污水主管、(叶王路至肖杨河段)雨水主管已全部建成;钱沟路、何李路、叶王路雨污分流完成50%。二是城西片区。黄金大道西段(丝宝路至通顺河段)污水主管全部建成,雨水主管完成36%;仙桃大道西段(丝宝路至通顺河段)污水主管、雨水主管全部建成;袁市路、丝宝路南延、新民路、桃源大道南延、沔街大道西延雨污分流全部完成;沔街大道西延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袁市北路雨污分流完成13%。三是仙桃工业园片区。纺织路、瑞阳大道、创业路、杜湖路雨污分流已完成;故园路雨污分流完成54%。四是城乡渠、四清河疏淤。2017年投资800万元,完成城乡渠3500米长、四清河4600米长疏淤工作,占比100%。

  排水管理逐步规范。在全面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和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排水管理工作。一是严格落实排水许可制度。城区新建项目的排水管理全部做到了施工前办证、施工中监督、竣工后验收,确保新建项目做到内部雨污分流,外部正确对接市政雨污管网。2017年至今共办理《临时排水许可证》65起、《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25起,城区排水许可制度基本落实到位。二是抓紧实施雨污混接整治。针对城区雨污混接的问题,对城区301家机关、企、事业、小区等雨污混接排水户进行了排查,建立了台账。截至目前,已完成57家排水户整改工作,正在整改15家排水户,还有229家排水户尚未整改。

  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资金缺口较大。截至目前城区雨污分流及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完成工程量2.81亿元,拨付工程款7600万元,尚欠1.64亿元,拨付比例仅27%。根据市攻坚指挥部要求,2018年年底必须完成七河三片一路网建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但受资金缺乏影响,对施工单位管涵、黄砂、水泥等材料采购造成一定影响。

  拆迁协调困难。雨污分流整治及黑臭水体治理涉及沿街、沿河房屋拆迁等协调工作,但部分拆迁工作难度大,影响工程进展。如仙下河一标段(秦家湾至西桥段)红线范围内需拆迁125栋、汉南河(北坝闸至排湖泵站段)红线范围内需拆迁444栋、洛江河(新城大道至通顺河段)红线范围内需拆迁393栋,因拆迁工作未完成,至今无法进场施工。通顺河治理工程、叶河治理工程南侧等施工范围内拆迁、清障协调难度较大,工程进展缓慢。肖杨河治理工程(新城大道至沪渝高速公路段)、钱沟路、何李路雨污分流工程施工段面尚有国防光缆需要协调。

  矛盾隐患偏多。2018年度实施的钱沟路、何李路、叶王路等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人口密集地段,如实行全封闭施工,必将对周边车辆通行、市民出行、商铺经营造成影响,使城东南北通道瘫痪,目前只能结合实际分段、分区域半封闭施工,导致行人、非机动车挤占机动车道空间,存在矛盾隐患和安全隐患,市民投诉大幅度增加。此外,市住建委原计划7月上旬启动洛江河(沙嘴路至锦瑞路段)河道清淤工作,但由于清淤量较大(约2万立方米),垃圾填埋场已停止接收淤泥,暂无有效途径处置清出的淤泥,该项工作暂时无法实施,存在问责隐患。

  混接问题严重。部分雨污混接整治项目因种种原因未能按计划启动,如青鱼湖大道以北片区约1.6平方公里区域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原计划结合汉江综合整治同步实施,因汉江综合整治项目暂时停滞,尚未开工。此外,229家排水户雨污混接尚未整治,主要原因:一是钱沟路、何李路、叶王路等主干道雨污分流工程尚未完工;二是青青家园、复州花园、德政园等小区、企事业单位由于其内部管网为合流制,整治难度较大,资金来源无法确定。

  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确保治理资金落实。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城区雨污分流及黑臭水体治理项目资金筹措力度,统筹各类建设资金向治理项目倾斜,优先拨付项目资金,确保治理项目资金有保障,能顺利实施。

  加快项目协调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治理项目的协调和调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仙下河、汉南河、洛江河、通顺河等拆迁协调难度大的项目,要进一步落实办、园属地协调责任,督促办、园限时完成各自属地的房屋拆迁、清障除杂、青苗补偿及土地征用等协调工作,以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城区雨污分流和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实施只是一方面,日常管理更为重要。建议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河流长效管理机制,各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市水务局做好生态调水力度和入河排污口监管,市城管局做好河道保洁和垃圾入河监管执法,城区“三办一园”做好河道违章建筑拆除,确保治理不反弹。

  进一步明确责任边界。一是建议参照周边地市州,将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维护、管理交由一个部门负责,避免出现水量不够、进水水质不达标等情况;二是明确市政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借鉴周边地市州项目建设和规范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建议财政出资项目由市住建委作为建设主体,负责项目谋划、前期工作及项目管理,其他单位投资项目按照“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