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区治理水土流失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三峡工程大坝库区,山地面积占80%,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区。该区以争创“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为统领,激活各类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兴办绿色产业,成效显著。
2014年12月初,夷陵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创建工作同时通过国家和省级验收,成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样本”。而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湖北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夷陵区政府副区长黄光学作了典型发言,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该区将水土保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防治并举,形成了“政府主导、规划引领、项目集合、社会参与、保障一流”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探索总结出了页岩强度侵蚀区快速恢复植被、高产桔园耐阴草种植、“牧-沼-柑-草”循环种养等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培育出柑橘、茶叶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农副产品、园林、旅游等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该区突出综合防治,目前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92.73平方公里,治理度达87.1%,土壤侵蚀量减少40%以上,实现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该区投资绿色产业,也激起2000多万元民间资本的浓厚兴趣。据夷陵区水土保持局局长王军华介绍,该区12个大户和4家企业建设的17个精品项目,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万亩的同时,自身实现年农业产值1.26亿元,利润4000多万元,解决就业5万多人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张国荣 赵建新)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