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四举措抓好城 管“开门红”工作
本网讯 通讯员李汉峰报道:年初以来,孝感市城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坚持抓管理、破难题、补短板、惠民生,全力打造“创新城管、效能城管、文明城管、百姓城管”,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水平,城区市容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较好完成了市“两会”召开等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以城管工作的良好开局贡献全市工作“开门红”。
保持定力 注重“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思想共识。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党员干部大会等会议,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市“两会”、市政府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精神,切实用上级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对接孝感“十三五”规划、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先后采取召开务虚会、组织专题座谈调研等形式,研究制定2016年度城市管理工作计划,明确2016年度城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等,全面梳理、细化、分解年度工作任务,推行履责项目清单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构建责任体系,理清责任链条,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形成任务落实到人、进度落实到天的工作机制。三是强化一线督察。从2015年就取消了“节假日”,坚持局班子成员轮流带队的“考核、巡查、协调、督办”“四位一体”的工作制度。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都要求早上7:30到岗,晚上22:00下班。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局重点工作任务、重大活动保障等,局班子成员坚持以上率下,督促检查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建立了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监督有力的工作机制,依托“智慧城管信息中心”,创新和拓展“9+X”的数字城管新模式,紧盯一线管理,每天至少两次检查人员到岗、作业质量等情况,提升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上级决策及各项工作任务落地生根。
履职尽责 突出“三大管理”
一是加强市容市貌的管理。针对不同路段,建立管理标准规范,让城管人员对标执行。实施路段管理“包保责任制”,将路段管理职责打包、职能打通、一包全保,一个人干过去多个人的事,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通过“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双重考核、双重管理”等工作机制的创新,发挥和调动街道、社区的积极作用,加强了日常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每周至少2次开展集中行动,整治垃圾围城、沿街为市、广告杂乱等现象。针对渣土运输不规范的问题,联合交通、交警等部门集中整治,并成立专业运输公司实行特许经营。针对城区建筑工地围挡不规范的问题,设计了十套城管文化墙方案,指导并督促业主规范围挡。针对门店招牌乱设置的问题,集中改造了交通路、体育路、槐荫大道等路段作为试点示范,同时设计了八套符合城市特点,融于地域文化的招牌设置方案提供给不同路段规范设置。二是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在2015年15条主干道清扫保洁作业市场化的基础上,又建立和完善“两级考核、三级督办”的工作机制。环卫作业实行洗扫结合,做到“一日两扫、一周两洗、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实行24小时循环作业制,做到“全员上岗、循环作业、错时就餐”。三是加强市政设施的管理。积极探索了“监督、管理、养护”三分离的市政管养工作机制,重点解决好“管养不分”、“管理不专”、“职责不清”的问题。成立道路桥梁管理、道路挖掘监管、下沉街道网格化管理等“五个管理专班”,确保市政设施巡查管理“全覆盖、无遗漏”。落实市政设施维护抢修制度,在重大活动保障、严寒天气,市政管理五个专班一齐上阵,滚动排班,做到全天巡查、错峰进场,处理好道路破损、排水不畅、井盖缺失等问题,确保城市道路更畅通、市民出行更便利。
服务民生 推进“三类项目”
2016年计划实施城市管理基础设施项目8个,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加快推进。一是推进环卫设施项目。继续抓好环卫续建项目施工管理,启动公厕、垃圾中转站、静脉产业园项目。其中静脉产业园项目,已申报我省“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方案已完成,其发展定位为孝感市生活垃圾处理战略基地和环保教育基地,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等进行综合处理、循环利用。该项目尝试“PPP”建设模式,正在进行项目策划包装等前期工作。二是推进专业市场项目。采取市场化的办法,通过自建、共建、招商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批专业市场,解决占道停车、修车、洗车、早点、夜市等疏导经营、规范管理的问题。如:针对占道停车问题,积极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委托市规划院编制了《孝感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在宝成路、北京南路新建两处停车场。宝成路停车场已完成场平、围墙建设工作;北京南路停车场完成了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编制、建设用地预审、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等工作。同时,推进公共自行车便民站点设置工作,组织力量抓紧收集相关资料,着手编制布点规划,做好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等。三是推进城市立面改造项目。突出特色,推进立面破旧改造,采取“部门推动、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的方式,有序改造城市立面和规范门店招牌的设置,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目前已完成体育路、槐荫大道部分路段试点工作。
提升能力 着力“三项建设”
一是抓能力素质建设。采取学习教育培训、交流研讨考核、城管文化育人“三位一体”,重点实施城管执法、环境卫生、桥梁管理等专业骨干培训,以大培训、大交流带动城管队伍能力素质大提升。二是抓作风纪律建设。继续组织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专题讨论和《准则》、《条例》宣传,开展作风纪律整训。健全机关工作制度、二级单位人事、财务管理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开展上班纪律、履行职责等明察暗访活动,及时通报和处理违反制度的现象。主动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在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的基础上,推出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事项加快办、重大事项跟踪办“四个办”工作制,切实为群众提供更直接、更及时的服务。2016年来,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述职述廉、“三会一评”等工作。落实“两个责任”,召开专题推进会,分析总结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安排部署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抓住“两节”节点,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防止“四风”反弹,遏制腐败现象,激励干净干事,为人民管好城市,营造了风清气正、激情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