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城管局五措并举着力提升执法效能
本网讯 通讯员何谐报道:今年以来,黄石市城管局按照“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程序、提升效能”的思路,坚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培训和管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坚持依法行政 健全执法决策机制
一是完善集体决议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科学决策,采取“联动会审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决策。
二是建立健全专家咨询机制。聘请省内知名律师和教授为业务顾问,如新《行政强制法》出台后,多次咨询相关部门和顾问意见,对照新法要求严格完善执法案件程序,拟定规范法律文书。
三是建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采取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决策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客观评估风险等级,及时制定应对预案,有效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
完善执法行为 规范执法程序
一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对照国家、省、市相关标准和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自由裁量权,增强科学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加大监督检查和督办力度。
二是完善办案台帐。分别建立简易程序案件、一般程序案件台帐,每季度定期检查一次;简易程序案件实行“一月一装订”;执法文书实行“一规范二统一”,规范领取核发流程,统一编号、统一加盖公章。
三是严格审核,规范行政许可和办案工作。按照“依法办事、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的原则,建立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决定、监督、公示及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审批窗口,统一受理相关事项,明确办事流程。坚持行政处罚的调查、审核、决定三分离,2012年以来立案204起,结案183起,结案率89.7%,无一起错案,无行政复议撤销、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四是创新工作举措,实施“3312”执法法。工作前,要与执法对象见3次面并上门做工作,工作中要2次现场照相和1次录像,组织现场执法时,必须要进行1次现场宣传告知。在“3312”执法法的基础上,严格按“4个步骤”开展执法活动:第一步宣传教育、排忧解难;第二步分析情况,预防为主;第三步科学组织,严格执法;第四步长效管理,日常控制。实行“亲情化、人性化、规范化”执法,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一是做好“一月一课”学习,加强队伍培训工作。每月聘请专家、教授对全系统广大职工干部进行授课,提高执法队员的业务能力。每年组织执法队伍开展军训,着力打造准军事化执法队伍。
二是实行案例分析点评制度。组织召开疑难执法案例案例分析会,以案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着力提升办案人员的法律知识和办案水平。
三是完善“一案一考评”工作。按照“一案一考评、一月一小评、一年一总评”的要求,采取自评、互评、总评“三级”考评,定期对各单位办案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及时查漏补缺,各单位办案质量、办案水平明显提升。
加强监督检查 促进工作落实
一是完善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持证上岗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执法责任人制度、执法监督督察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20多种规章制度,规范执法和行政处罚行为。
二是加强执法检查。加强违法建筑、车辆抛洒、殡葬管理等案件的跟踪查检指导、严格审核把关,提高执法办案水平,规范审批操作程序。
三是严格督查考核。聘请第三方单位,对市容执法管理情况和队风队纪情况进行独立监督考核,将考查情况定期汇总、反馈至各责任单位,实行奖优罚劣。
创新管理办法 提高执法效能
一是全面推行占道经营“记分制”管理。全面推行首违不罚、再三劝告的管理方式,对占道经营行为实行扣分,累计扣分达到相应分值的,采取行业整顿、吊销执照等处罚措施。
二是实施“样板式”管理。创建“样板路”、“样板岗”,树立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典范,在全系统内学习推广,掀起比学赶超“样板”的热潮。
三是实施“疏导式”管理。加大疏堵结合工作力度,对占道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科学合理设置一批疏导点,采取发布夏季临时“瓜果地图”、“公厕地图”等举措,在城区开辟夜市、早点摊贩等规范经营区域,从根本上解决沿街为市影响市容环境问题,建立占道经营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