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住建局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查边改初见成效
“五学”添动力 “五访”解难题
“三进”见真情 “四提”惠民生
——当阳市住建局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查边改初见成效
本网讯 通讯员邓华勇报道: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当阳市住建局认真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实际边学边查边改,取得了初步效果。
“五学”添动力 “五访”解难题
着力抓“五学”。市住建局扎实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局机关截止目前已开展集中学习9次,各二级单位集中学习30余次,组织听专家讲理论3次,前辈讲传统1次,先进讲经验1次,开展大讨论活动3次,“一线体验”交流1次,学习达250多人次,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人均学习笔记达2万字以上。通过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以他人的前车之鉴警醒,以先进的模范事迹激励,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增添了持久动力。
专题讲座“辅导学”。结合党员春训,邀请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任建新开展了《改革创新实现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的专题辅导,给全体党员上了生动的一课。结合当前形势,举办“书记讲勤廉”专题讲座,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伟为机关全体党员、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讲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勤廉党课”。同时,市住建局还组织党员干部听取或学习了市委党校副校长万喆《弘扬老传统,开辟新路径》、原政协主席徐时成《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做好群众工作》等群众路线教育课,接受了专家和老前辈们的传统教育。
指定书目“定期学”。局教育实践活动办对相关学习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学习资料汇编》,并在市委组织部领取了《湖北省党员教育电视教材》,制定学习日程安排计划,下发机关各科室、各二级单位,要求各单位每周四晚集中开展“夜学”,学习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周日集中“学习日”全天学习。
上级精神“及时学”。及时传达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精神,学习《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重要讲话》等,观看影片《焦裕禄》,要求党员干部认真贯彻“三严三实”,学习焦裕禄精神,面向未来做好赶考工作,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对市教育实践活动办下发的文件,市住建局都迅速组织安排传达学习,并学习了市纪委关于开展正风肃纪风暴行动、全面卸载非办公软件、禁止党员干部钓鱼、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
结合实际“讨论学”。重点开展了“三讨论一体验”活动。在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大讨论活动中,每名党员干部都谈了对当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以“践行群众观、争做好干部、‘五先’走在前”为主题,结合实际开展了“聚集‘五先’目标任务,勇担城乡建设职责”大讨论活动。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中,园林局、自来水、设施处、质安站、检测中心等单位的5名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换位思考,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来发现并解决自身问题进行了演讲发言。在“一线体验”座谈会上,5名青年干部就参加一线体验的亲身体会进行了交流发言。在“倾听一线声音,汇聚群众力量”全市“我身边的青春榜样”主题演讲比赛中,市住建局参赛人员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二等奖。
典型案例“剖析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收看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剖析专题片,结合住建工作实际,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自我查摆问题,提高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同时,结合该市“正风肃纪风暴”行动,学习有关作风违纪案例,警醒党员干部引以为戒。
“五访”解难题。针对住建系统工作涉及面广、民生关注度高等特点,班子成员带着建议提案,带着信访诉求,带着热线办件,访困难群众、访基层干部、访先进英模、访代表委员、访服务对象,真心向基层群众,真情向服务对象,真诚向内部职工,与群众坐同一条板凳,面对面、背靠背,全方位、多层次听取和征求意见。共走访150多人次,邀请行业系统、社会服务对象集中座谈40多人次,梳理汇总相关意见建议共4类22项。
在走访过程中,市住建局认真听取意见,立查立改,解决民生难题。
进社区解困。太子桥社区先后反映长坂路77号住宅区和老五金院内居民楼下水道堵塞,粪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出行。虽然市住建局只负责城市主干道的排水,小街小巷、住宅小区都不在住建局的管辖范围内,但考虑到这两栋居民楼都是属于企业改制后无人管理的情况,加上住户人员较杂,社区和相关部门管理难度也很大,本着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原则,市住建局主动联系社区和相关部门,实行延伸服务,安排人员和清淤车进行清淤疏通,或安装新下水管进行改造建设,解决了困扰居民的难题。
进企业解忧。陶瓷工业园区企业反映园区晋成路雨水冲刷严重,排水管淤泥沉淀、淤塞,影响道路和桥梁安全,市住建局邀请设计单位实地踏勘,制定了道路及排水管改造方案,目前政府已投资65万元进行改造建设,将于6月底前完工。
进村组解难。在雄风、干河两个联系村,市住建局筹措10万元资金帮助实施实事项目建设,雄风村实施雄七零水库溢洪道改造,解决附近农田灌溉问题;干河村硬化通组公路1。2公里,解决村民出行问题,并为干河村老街下水道改造项目做了设计和预算,解决老街排水问题。
进乡镇服务。针对乡镇群众办事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市住建局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事项纳入“一网式办结”政务服务综合平台,在各住建分局选派一名工作人员进驻镇便民服务中心,率先实现各镇住建分局与市政务服务中心之间复杂审批事项的网上审批,建立了各住建分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住建局间三级有效连接。群众办事不进城,在村镇就能办理,只需通过网络将材料和批件在各镇住建分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住建局之间传输即可,偏远地区群众不再往返奔波,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进”见真情 “四提”惠民生
“三进”体验一线。为切实听到基层的真实声音,了解到真实问题,市住建局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开展了“一线体验”活动,如“供水报装窗口报建体验”“建筑工地体验”“项目业主申报施工许可流程体验”等,住建系统各科室、各单位的党员干部,以服务对象的身份,用一周的时间深入到行业第一线,与基层群众、服务对象一同体验公共服务,了解基层工作,洞察社会焦点。
质安站的高秀坤是去年到局里工作的博士生,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他以一个施工员的身份分别到几个建筑工地进行了“一线体验”,对体验感触颇深。他在体验报告中写道:“只有扎根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们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最真诚的掌声”。
同他一样进入社区、企业和农村体验的党员干部们,也都收获良多。在建筑工地,他们进入工友宿舍、食堂,与架子工、钢筋工、监理员等聊工作唠家常,同工同勤,与工友们打成一片,了解到不少工友们的真实心声。在社区,他们与大妈大伯聊天,说张家长谈李家短,听大妈大爷述说了许多生活琐事、困难和问题,如有的就反映由于家里卫生间地漏水封高度不够,造成下面住户的墙体都起鼓了;有的反映自家烟道油烟倒灌,排不出烟;也有的表扬农民工工资发放比以前及时了;有的反映廉租房解决了他们住房的大问题等等。在农村,他们浇水、锄地,通过干农家活,体验到了农民的辛苦和劳累,农产品的来之不易。
通过角色互换,以基层群众或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份和视角,体验窗口单位服务群众的工作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提”惠民利民。通过项目提速、管养提标、服务提质、工作提效,打造“建设品质最好、审批事项最快、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的行业,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项目提速,围绕“四城联创攻坚年”,成立项目专班,强化综合协调,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目前,7件政府十件实事工程项目、10多个城市建设年度重点工程项目都已启动。通过加快推进城市供水、供气、污水治理等各项惠民工程,促进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饮水难、用气难等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管养提标,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突出高标准、精细化的要求,加强道路、排水、桥梁、公园、绿化、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的维护管养,确保设施完好率98%以上,绿化保存率95%以上,让群众享受到更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
服务提质,全力打造“项目缆车”服务品牌,向社会承诺“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三好服务,将走访、对接、服务进行整合,以进企业、到项目、下工地为“缆绳”,以审批前、审批中、建设中、竣工后为“站点”,从政策指导、审批对接、沟通督促等方面开展服务,努力实现服务现场化和全程化。
工作提效,建立方便、快捷、高效、为民的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继续发扬“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乐于奉献、抢前争先”的城建精神,确保人民群众“住放心房、喝放心水、用安全气、走安全路”,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深入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观,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