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乡统筹发展 绘就龙泉新镇
本网讯 通讯员曾凡茂、王亮报道:漫步在柏林河畔的休闲绿道,秋风下的垂柳显得格外妩媚动人,绵绵秋雨伴随着空气里夹杂的芳草与酒香融合的味道将这“一城山水,满城酒香”显现的淋漓尽致。
龙泉镇临河路贯穿整个集镇中心,紧邻柏林河,如今的道路宽敞干净,沿河的绿化景观美妙绝伦,道路旁的高楼鳞次栉比,看着如今时尚亮丽的龙泉集镇,谁能想象两年前这里迥然不同的景象呢?
在街坊邻居眼中,两年前的道路不仅道路狭窄,而且路面严重破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沿街居民出行的真实写照,大多数居民在没有特殊事情的情况下,宁愿闭门不出,前几年的临河路,除了过往车辆,很少见到行人。
为了还当地居民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2012年5月,临河路综合改造工程启动了,历时一年多,于2013年8月竣工,14年6月完成绿化景观工程,随着该工程的全面建成,龙泉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镇区道路交通环境大力改善,这也给龙泉集镇居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居民朱大姐一直在临河路边开商店,“过去来往的车多灰多,现在路修好啦,不仅宽敞好走了,环境也好了,我店里的生意都好多了”,朱大姐自豪的告诉我们。
近两年,龙泉镇抢抓宜昌特大城市组团、夷陵区域副中心的优势,加快推进城乡统筹,集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全域与专项结合,产业与基础配套,投入625万元用于镇域规划编制,明确了“山水酒城、田园龙泉”的总体定位,完成镇域规划、镇区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
加快集镇建设。坚持按照产业优先、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原则来规划和建设集镇,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企业基础设施主动配套集镇功能。区镇两级先后投资5.8亿多元,实施了14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临河路的改扩建项目投资1.28亿元,此外东城路路、龙泉大道、万龙路、白鹤嘴公园、生态停车场改造等多个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
实施惠农工程。在加大集镇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城乡对接,常态长效抓民生,投入1.2亿元用于民生事业,建设完成210户集镇户型改造,启动了柏林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开展了集镇和土宋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集镇乡村主要道路、河道、房屋、农业基础设施等改造项目。目前集镇日供水5.8万吨的两个水厂可以覆盖全镇95%以上的人口,全镇公路到户硬化率达到95%,到村黑化率达到50%,在全市率先实现10兆光纤集镇全覆盖,100%的村通光纤,40%以上农户通网络,村民在村内可以办成所有事,实现了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
建设美丽乡村。围绕实施“清洁家园”工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通过镇组织清运,村落实保洁,全面推进“户分类、组(网格)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5个,垃圾池482个,垃圾屋244个,无害化卫生厕所33座;购买垃圾车28台,垃圾箱371个,垃圾桶2162个。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与宜居村庄创建和村庄环境整治有机结合,督促各乡镇建立了镇对村的考核体系,实现了集镇环卫清运工作常态化运转。
如今,基础设施建设、集镇综合改造以及“三纵三横”的交通干道网建设已初现雏形,城镇空间大力拓展,集镇建设稳步推动,实现了与中心城区的对接融合和联动发展。
龙泉镇作为夷陵区小鸦路城乡统筹示范带的亮点工程和精品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坚持走“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各项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大力增进人民福祉,大力建设生态幸福酒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