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荆州正文

荆州:亲民城管 大美小城惠民生

2016-09-05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亲民城管 大美小城惠民生
——城市管理的石首探索

  入秋的第一场暴雨过后,石首市陈家湖公园里晚上前来健身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人群中,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正在沿湖巡查,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健康步道、休闲广场、绿化带等地的情况通过城管队员的手机第一时间上传到石首市城市管理工作QQ群,从市长到一线城管队员,每个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现场情况。
  
  “道路积水很少,园内没有明显垃圾,水面有少量漂浮物,市民建议尽快打捞。”手机这头,城管队员发出了现场动态和工作建议。另一头,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局长余军第一时间看到消息,并立即发出指令:“注意加强巡查,保持通讯畅通,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打捞作业!”
  
  近年来,像这样的城管执法巡查每天都在石首市民们的身边上演。石首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打造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大城管”工作机制,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一座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滨江小城已悄然诞生。
  
  理顺职能,“建”“管”分离严考评。过去,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城市管理职能分散、责任不清,遇事推诿扯皮不愿担责,群众意见不小!余军介绍说,近年来,石首市政府着力理顺城管职能,初步构建了“城管委统筹、领导挂帅、单位包街、专班主抓、部门共管、市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快了城市管理由“部门碎片化”向“无缝隙协作”转变。
  
  石首在调减9个政府工作部门的改革中,将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升格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并在职能设置上实施“建”与“管”分离,将其职能定位于“监管”上。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正副主任,13个市直职能部门、2个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和10名市民代表、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的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同时将城市管理纳入城区街道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履职尽责考评范围,由城管委办公室实施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年结账的考评机制。
  
  规范执法,先行先试强保障。传统城管执法过程中屡有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群众深恶痛绝。石首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的权力与责任边界,实现城市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的适度分离。该市先行先试,将市政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划管理、绿化管理、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领域中的行政处罚权,经省政府批准后,全部相对集中至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彻底解决了“九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小草帽”的问题。
  
  与此同时,石首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将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纳入一级财政保障范围,全力保障城管部门“吃公粮不吃杂粮”,从制度上解决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以罚代管、利益驱动等弊病。石首还将媒体、市长信箱、网络渠道等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集中交付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办理,要求有诉必查、查实必纠,确保第一时间主动回应并及时处理。
  
  亲民城管,小城大美惠民生。针对城管服务意识整体不强的问题,石首创新理念抓服务,将人性化操作有机融入至严标准的执法活动之中,促进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一方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市政府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0亿元,新建或升级改造中心城区4个公园、11个游园、8个农贸市场、9条主干道等重点工程;另一方面,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牵头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宣讲和全领域的志愿活动,加深市民对石首的热爱,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配合到参与,从“受管理”到“主人翁”。
  
  近年来,石首还在中心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孔明灯”、禁止两轮以上无牌无证电动车通行、集中整治“脏乱差破旧残”现象的过程中,全面转变城管执法理念,变硬性“收查罚扣”为柔性“说劝引帮”,将执法过程的力量投入由重动用执法手段向重利用感情感化方向转变。要求城管执法人员把90%的工作精力用在说服教育群众上,把10%的工作精力用在规范执法行为上。
  
    目前,石首90%以上的违法违章建(构)筑物由行政当事人自行撤除,拆违工作由过去的多部门齐上阵变为城管力量主导、社区专班协助,实现了暴力抗法行为“零发生”。(车荣华、王炳祥、袁程)

来源:荆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