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十堰:因山制宜建设 打造张湾模式

2014-02-1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2007年11月8日,张湾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张湾区委托专业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用地规划,采取“政府主导、部门服务、公司运作”的市场模式,将低丘缓坡综合开发与城中村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区启动了14个城中村改造及重点项目拆迁集中安置区项目,推进了城乡面貌的整体改观。

    张湾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城区中西部,辖两乡、两镇、四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和核心水源区之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张湾是东风公司的故乡,原东风公司80%的工厂分布在张湾,80%的员工生产生活在张湾。

    由于大宗建设用地奇缺,2003年以后,东风公司总部外迁,重点项目随之外流。为突破发展空间不足和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双重压力,张湾区按照集中集约原则,通过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实现土地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产生广泛示范效应。

    造地,注重产业融合,实现绿色开发

    2007年11月启动的张湾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区位于张湾城区以西花果、红卫一带。张湾低丘缓坡综合开发项目向社会融资20多亿元,建设资金不足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永久保留规划保留的景观山体,坚持环境恢复治理、水土保持和园区景观与山地整理项目“三同时”,努力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达到和谐统一,变山地整理为“绿色开发”。

    节地,坚持多措并举,做到有保有压

    在园区内集中建设配套设施,最大限度利用土地。有效发挥土地政策调控作用,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严格把握土地供应总量,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第二产业向郊区迁移,促进集约发展。鼓励企业厂房向高空发展。多措并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用地,力促城市转型,倒逼产业升级

    城市空间大突破,破解了张湾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新增城市用地2.5万亩,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城市结构由带状结构变成适合现代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块状结构,实现了城市发展“升级换代”。

    因地制宜,向荒山要地,向机制要地,张湾节约集约用地的实践,成功破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耕地的矛盾,破解土地开发成本过高与资源闲置浪费的矛盾,创造了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傅伟、闻东)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