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天门正文

天门:市建工质监站七年助学路 温暖学子心

2013-03-27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是你们,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它成长着,而我也会像你们一样,把善的种子洒向别人的心田。”近日,寒门学子刘雪文在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信中写道。

    2006年,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10余名职工开始资助市实验初中袁玲、刘雪文2名困难学生,从此便在集体捐资助学的道路上坚持了7年:16名职工,近10万元善款,10余名的高中贫困学子受资助。

  “站里的职工大部分来自农村,几乎都是大学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以前我们读书时也很困难,工作以后有能力了,就想回报社会,多帮帮那些贫困学生。”站长吴云华说。

  第一批受资助的袁玲、刘雪文今年即将大学毕业,虽然远隔千里,谈起她们的近况,吴云华非常熟悉:“刘雪文已经被荷兰的一所大学录取,即将出国留学深造。袁玲马上要读研究生了。”语气中满是欣慰。

  “尊敬的刘阿姨,祝您新年快乐!我是多宝乔王村四组的杨威,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副站长刘先琴至今还保存着受资助的学子写给她的信和逢年过节发来的问候短信。

  2011年,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全市“三万”活动走访时发现,该站驻点的多宝镇乔王村、聂场村、新滩村有不少贫困学生。经过村里推荐,单位到学校实地考察并在村里公示,最终确定了杨威等9名捐资助学对象。刘先琴详细登记了9名学生银行账号和班主任电话。“每名学生现阶段我们每月资助200元,按时打入他们的账户,考取大学后我们还会资助他们每年的学费。登记班主任电话,是为了能够随时了解受资助的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

    回忆这些年的捐资助学道路,最让刘先琴记忆深刻和感动的,是刘雪文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后,主动要求不再接受资助:“我希望这些钱能用来资助更多更需要帮助的学生。”

  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带动下,2011年,湖北天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40多名员工也加入到集体捐资助学行列。“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列。”吴云华说。(来源: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