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黄冈正文

黄州:以城镇化破解农村环境整治难题

2012-12-10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城与乡,在美景中融合
黄州以城镇化破解农村环境整治难题

    反复权衡,陈家垸的陈龙谷打算拆掉自己堆放杂物的两间小房子。“垸子越来越漂亮了,咋看,这房子都不顺眼。”看着新修景观带旁的老房子,老陈打定了主意。

    6个月前,老陈还为村干部动员他拆掉自己厕所、猪圈生闷气。

    在黄州,“全域城镇化”使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消解,在此基础上的环境共建模式,正深刻地变革着农村、农民的环境意识。

    和城里没啥区别:城镇化带来公共设施一体化

    1日傍晚,路口镇谢家小湾村新小区。57岁的村民谢德安边哼着歌儿,边给门前花坛修枝。

    一年前,谢德安和97户村民从湾子深处,搬到这个离黄冈市区不到5公里的新型农村社区。

    谈起搬进新居后的生活,谢德安很兴奋:“统一规划的房子,出门有公交,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水、电、煤气、网络、超市、医院啥都有,和城里没啥区别。”

    昔日“巴掌村”变成了小城,谢家小湾的变迁是黄州“全域城镇化”的一个样本。

    统计数据显示,黄州城市化率去年达到60.4%,高出全国13.4个百分点,居全省纳入考核的县市区前列。

    黄州锁定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要达到80%以上,该区期望以城镇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黄州拿出600万元专项经费,聘请专家实地勘察,编制完善了“城区—特色镇—中心村—聚居点”四级城镇体系规划及县域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新村建设规划等15个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黄州对三个乡镇风貌重新定位。陈策楼镇突显红色文化,以青砖黛瓦为主基调;堵城镇突显状元文化、移民文化,以欧美风情为主基调;陶店乡突显制陶文化,以徽派建筑为主基调。

    古老村庄有了俏模样:环境共建改变城乡风貌

    “全域城镇化”开启了黄州城乡环境共建模式。

    去年,黄州1030名机关干部,分成138个工作组,与全区138个村结成对子,拉开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据区委书记余友斌介绍,村庄环境整治主要是“八化”: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塘堰净化、卫生洁化、服务集中化和管理长效化。

    两年过去了,这场攻坚战仍在持续。

    1日,陶店乡茶园村花坛建设现场,新种的花木在冬日照耀下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现场“督战”的乡长王振林说:“铺路、植树、装路灯,每个环节都得按区整体规划图施工。”

    进入陈策楼镇浒子口村的通村公路上,黄州区公路管理段正在紧张施工,将路宽从原有的3.5米拓展到6.5米,在急弯陡坡、交叉路口安装减速板、错车道、广角镜等安保设施。

    随着攻坚战的步步深入,古老村庄露出了俏丽模样:夜晚亮了,景观多了,生态美了。

    农户成环境整治主体:市场化催生长效保洁机制

    农村垃圾,一度成为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的难点,黄州从千家万户门前屋后卫生保洁抓起。

    黄州多渠道筹资近1000万元,按照“一户一个垃圾桶,10户至15户一个垃圾池,一个村一辆垃圾转运车、一个垃圾填埋场、一至两个保洁员”的标准,在138个村构建起了农村垃圾清收、转运、填埋渠道。

    据介绍,目前在黄州,“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每户门前包设施、包绿化、包卫生,每家都参与到垃圾的分类处理中,参与到“文明卫生户”的评比中……每个农户成为环境整治的主体。

    两年探索,市场化长效保洁机制应运而生。

    陈策楼镇率先组建新美保洁公司,委托专业公司合同化保洁,定时间、定区域、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确保卫生保洁达标。

    王家岗村采取以钱养事、责任包保、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发动千家万户参与保洁、做好房前屋后保洁,形成长效机制。(来源:湖北日报)